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产的寒冬在2023年还是很冷。

1月28日中交地产发布业绩预告,其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393.9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7.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86亿元。

对于亏损,中交地产解释称是原因:1、2023 年度达到交付条件的货值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公司房地产销售结转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2、受公司结转项目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本期交付项目的毛利率较上年有所下降;3、公司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存在减值迹象,公司将根据会计准则计提相应存货跌价准备,预计报告期计提金额同比有所增加。

近年房地产寒冬中,中交地产也就已经呈现出净利润、毛利率都不断下滑趋势。

2020-2022年度,中交地产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金额分别为3.47亿元、2.36亿元、3393.95万元,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比下降约85.60%。

2020-2022年度和2023年1-6月,中交地产毛利率分别为26.52%、22.91%、13.43%和8.15%,受结转项目结构的影响,毛利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不过,相比起其他上市公司预亏就暴跌的情况,中交地产反而是暴涨。

1月28日,中交地产同时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内(1月24日、1月25日、1月26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

这和中交地产有央企集团做倚靠不无关系。

1月23日晚间,中交地产发布公告,经与公司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协商,公司拟向地产集团新增借款额度不超过100亿元,借款年利率不超过7.5%,单笔借款期限自到账之日起不超过60个月。

背靠央企大集团,中交地产有熬下去的资本,相信也能够穿越房地产寒冬,而另外一家重庆民企房企则没那么幸运了。

1月25日晚间,作为重庆地产代表的迪马股份,也披露了其2023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年度净亏30亿元至36亿元。

对此,迪马股份解释 ,2023年房地产市场整体未呈现明显好转,购房者信心尚未完全恢复,市场呈现疲软状态。

公司开发的部分住宅及商业项目销售价格不及预期,量价持续下降。为加快销售及现金回笼,公司根据各项目所处区域及城市的市场环境、产品结构、推售节点及销售周期等情况,预计对部分项目售价进行调整,并按会计准则要求提取相应资产减值准备。

穿透君发现,在2022年,迪马股份就已经是巨亏34.97亿元,而这个数字也比其2022年业绩预亏时候的29.5亿元,又多增加了5.47亿元。

在此前的2022年,迪马股份还曾因为2021年年报利润从预增实际变为巨亏,被交易所问询,此后,更是被重庆证监局处罚,时任董事长、CFO、董秘被处罚同时纳入信用记录。

不仅是受累于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寒冬,迪马股份还受累于控股股东的债务旋涡。

控股股东股份被司法轮候冻结,何虎、陈涵、刘琦等副总裁相继离职,新增诉讼快速增加,贯穿了迪马股份从2022年中到现在。

穿透君发现,迪马股份控股股东东银集团超百亿的债务已经未进行利息支付,其 及一致行动人目前合计持有迪马股份股份比例为43.12%,均处于质押及冻结状态。

在重重困难之下,此前2024年1月11日、1月12日、1月15日,迪马股份也突然出现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的情况。

而对此最有刺激作用的,只有此前迪马股份所公布的债务重组方案的修改,但是并未透露具体会修改哪些内容。

迪马股份称,公司控股股东重庆东银控股集团目前仍在与债权人共同商讨后续债务重组的方案,公司也将持续关注股东债务重组进展并及时履行相应信息披露义务。

控股股东东银控股与债权人就其债务重组后续实施一直在积极沟通,目前各方仍在协商落实过程中,相关中介机构已入场并开始尽调、审计及评估等工作的推进。

除此之外,迪马股份也在加速处置资产,前不久其子公司迪马工业所持有的三峡人寿股份,就已经全部转让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