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发布会上表示,对外开放的措施中,取消了银行保险机构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包括取消外资参股、收购、增资金融机构的股权比例限制。现在外国资本可以持有银行保险机构100%的股权,实现完全控股。
当得知此消息,无疑于将金融业直接暴露在外资面前,鉴于外资翻云覆雨的能力,网上一片惊呼似乎洪水猛兽要来了,三生觉得这种担忧是多余的,选择此时金融对外完全开放是国家的战略举措,背后包含着大国战略智慧。
发现经济是中国的根本利益,而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这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百年前闭关锁国带给民族苦难的教训。中国迄今为止取得的经济成就就是对外开放的结果,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开放金融业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现在中国开放金融业就是履行承诺,中国向来说到做到。
而对外完全放开金融业就是中国有步骤对外开放的抉择,说明国家已经准备好了,这是战略自信的表现。
2023年,中美金融战拼了一年的刺刀,从人民币的汇率就可见一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由2022年底的6.96,到2023年12月末的7.0827,贬值1.6%,虽然总体上保持稳定,但具体过程却不是这样云淡风轻,202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多次逼近7.3局面。而2024年是美元的降息年,美元的镰刀将要真正开始收割。在美元镰刀将落未落的时候,此时选择放开金融业就是一种战略自信。
因为在公平竞争中,中国从来不惧任何国家。美国等西方国以自由贸易起家,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仅用十几年就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2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伙伴,中国还是其中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在正当贸易中无法战胜中国,就直接开始了贸易战,可几年贸易战下来,美国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为了保持科技上领先,美国又对中国发起了科技战,而在美国的高科技围堵下,华为顶住压力推出了Mate60,显然冲破美国的科技围堵就在眼前。
军事上更不用说,2016年南海对峙已说明美国的优势早已一去不复返,唯一引以为傲的就剩金融业,现在中国放开金融业,就是要撕下美国最后的遮羞布,要杀人诛心,在美国最擅长的领域战胜美国。
而要在金融上战胜美国,人民币必须是主力。虽然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达到4.6%,超过了之前的纪录,并超越了日元,成为国际支付排名第四的货币,但是距离成为主要货币的路还有很远。
此次金融开放直接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币自由化,让其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目前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人民币还不是自由交易的货币,还不能称之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在国际市场,无论是清算市场、贸易结算市场、定价市场、储备市场,人民币的份额都在2%左右,这个份额都是很低的,这与我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是非常不匹配的。一个国家真正的竞争力,最后都要体现在本币的竞争力上。人民币自由化之后,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将处于何种地位,此次金融开放就是对人民币的考验,人民币也必须通过此次考验,没有退路。
最后,国内金融业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不堪,国内金融业其实根本不惧国外的竞争,国内有四大行的基本盘在,国外银行很难有太大作为,只是拉进来陪练而已,至于担心间谍渗透更扯了,各行各业都会有间谍,难道有间谍不应该大力打击,而因担心间谍就因噎废食就不发展经济了吗?而且对外开放金融业还能更大程度上吸引外资,还有外资要打开中国市场必定要采取优惠措施,对普通民众来说有更多的选择也是有利的,有存款保险也完全不用担心存款风险。
如果觉得三生写得还不错的话,麻烦点赞关注转发三连下,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