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春节越来越近了,孩子一次又一次的问我,什么时候回老家过年。孩子之所以对“回老家过年”如此上心,是因为她知道老家的春节,可比城里好玩、有趣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前几天刚过完6岁生日,却至今还没有“好好过一次年”呢。因为老家虽然行政划分上算是“北方”,但地理位置刚好位于秦岭以南,属于“南方”,冬天没有暖气,加上农村各方面到底不如城里方便。所以,孩子出生的前两年,我们都是留在城里过年,等年后天气暖和了,才回去的。孩子2岁之后,又赶上了3年疫情,我们一直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城里的年,要比农村简单、敷衍得多,即便现在满大街红彤彤的一片,也感觉不到多少“年味儿”。

其实,现在农村的年味,也就是比城里能浓上那么一丢丢,和我们小时候比,可就差远了。很多独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年味”,现在的小孩子是很难再体验得到了。比如:

1、写春联

现在绝大部分的人家,都是购买的印刷好的春联,但在我们小时候,春联是买来红纸,自己动手裁好,由村里有文化且毛笔字写得好的人执笔写的。

大约是在我上初中之前,每年的腊月二十九(有时候是二十八,就是除夕前一天)晚上,同族的堂叔伯们便会拿着红纸和墨汁(瓶装的)来到我家,聚在客厅(农村叫“堂屋”,比较宽敞,做待客之用),有人裁纸,有人添墨,有人翻着“黄历”选对联,有人负责按纸(对联比较长,一头在桌子中间,不按住就溜到地上去了)和抽纸(写好一个或者几个字,往前拉一截,把接下来要落笔的位置挪到合适的位置),老爸则负责执笔。

我和妹妹也都凑过去看,因此也被摊派了把写好的对联“抬”到旁边的空地上晾干的任务。那时候我和妹妹都已经上学了,认得一些字了,我们就站在写好的对联旁边,一幅一幅的念,挑出我们认为最吉利的几幅,是留给我们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爸写完了正门、侧门、后门、幺门(室内门)等位置的,我和妹妹会被允许写牛棚、鸡舍、猪圈、厕所等地方贴的。我和妹妹那时候学校其实有安排书法课的,硬笔字、毛笔字,都是学过的,奈何一是年纪小,二是在这方面确实没天赋,那字写得真的像鸡爬似的。这也是老爸只允许我们写贴在牛棚鸡舍这些地方的对联的原因。用老爸及众叔伯们的话说,那些地方,写成什么样都没关系,贴个红纸条,上面随便写上两笔,有个“春意儿”就行了。

大概就是我上初中之后吧,大家都开始买印刷好的春联,很多还是烫金的,有花纹,有金粉,那种朴素的红纸黑字的手写春联逐渐消失了,大家凑在一起写春联的场景也不复存在了。

2、蒸花馍

因为地处南北分界线边上,我们的饮食习惯,是兼具南北特色,主食米饭和面食差不多是对半份。但因为行政划分属于北方,因此过年的时候的很多习俗还是偏北方一些。北方农村过年,少不了要做蒸碗和蒸馒头。家家户户要在年前准备很多蒸碗和馒头,正月里来了客人,稍微热一下,再简单炒几个菜,一顿丰盛的饭菜就能端上桌。

做蒸碗、炸丸子这些事情,基本上年前两三天就做好了,蒸馒头一般是要到除夕前一天晚上。所以,这天晚上,通常都是男性在客厅写春联,女性在厨房蒸馒头。

这里说的“馒头”是统称,并不单指那种圆滚滚的、白白胖胖的、既无馅料也无造型的大白馒头。这里的馒头还包含包子、花卷、花馍。其中,包子、花卷,日常也会做,而花馍只有在逢年过节,小孩子周岁,老人寿辰等特定时间才会做。

老妈年轻的时候不仅厨艺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还有一双巧手,花馍做得也非常出色。按照老家的习俗,不同场合,需要做的花馍也是不一样的,老人寿辰以寿桃为主,小孩子周岁外家要做项圈,姑家要做鱼,姨妈家是差一点封口的项圈(有方言称谓,我不知道那俩字怎么写,外地人也听不懂那是什么),上面要层层叠叠的做很多花或者小动物造型,而过年的花馍,主要有金鱼、小鸭子、小老虎、小鸟、小青蛙、小刺猬等小动物造型和柿子花、石榴花、莲花、菊花等花朵造型两大类。

老妈做花馍的时候,会让我和妹妹在跟前看,也会让我们揪几块面团练练手。不过,我和妹妹同样因为年龄小且没这方面的天赋,只能揉出一堆的“丑八怪”。但这也并不影响我们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要揉一堆“丑八怪”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也不记得过年蒸馒头、蒸花馍的习俗是什么时候消失不见的。不仅过年没人蒸花馍了,连小孩子周岁、老人过寿,也很难见到有人再蒸花馍了。前几年,表妹家的孩子和我家孩子周岁的时候,还是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老妈和姑姑才勉强同意给孩子办“抓周礼”的时候,会准备花馍。我的姑姑、姨妈、婶子,她们本来应该根据身份,准备不同造型的花馍,但因为都不是自己做的,而是去花馍店定做的,清一色做的是项圈,上面装饰的“花”也只有寥寥几个,十分的敷衍。

现在,一是过年蒸花馍的习俗已经基本上消失了,二是老妈年纪也大了,眼花手抖,做不了了,我们年轻一辈基本上是没这手艺的。所以,过年做花馍的乐趣,孩子是再也体会不到了。

春节越来越近了,可是年却逐渐没有了年的味道。在我记忆中,我过的最有年味的新年莫过于童年时代,可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进步,新年,失去了它固有的本意,没有了味道。但愿人们能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加以改善和创新,这样,随着时代的进步,才能找回消失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