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的降息一般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贷款LPR下调,也就是贷款利率下调;另一方面是存款利率下调。

贷款利率下调是由是市场和国家两只手共同决定的。

代表市场的那只手指的是20家(近期刚扩容了两家)LPR报价行报出来的最优客户贷款利率,代表国家的那只手指的是这些报价行报出来的贷款利率是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由央行来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存款利率下调是也是由市场和国家两只手共同决定的。存款利率是由市场利率自律定价机制在央行的指导下根据市场进行调整的,它主要锚定的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1年期LPR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央行确定的,当然央行也会根据市场情况来确定。LPR利率既有央行的影响因素,也有市场的影响因素。

从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下调背后的决定因素我们可以发现,存款利率下调往往是滞后于贷款利率的。也就是说,当LPR利率下调之后,银行的贷款利率会立即有所反应,但是存款利率却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传导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行的主要利润空间就来自于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间的差值。贷款利率先于存款利率下调,这也就意味着每当贷款利率下调时,银行的利润都会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响。再加上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也确实是降低了银行的利润空间。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为2.2%,此后逐年下降,2021年降为2.08%,2022年降为1.91%,到了2023年三季度,降至1.73%,已达到历史最低点。

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仅有22家上市银行的净息差超过了1.73%,最低的厦门银行仅有1.2%。6家国有大行,也才有2家高于1.73%,分别是2.05%的邮储银行和1.75%的建设银行。

上市银行如此,那些非上市的银行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净息差会下降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2023年,一年期LPR下降了两次,从3.65%下降到了3.45%,降幅20个基点。五年期LPR下降了一次,降幅10个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负债端,银行业在2023年共进行了3次存款利率下调,其中2023年12月进行的存款利率下调幅度较大。国有大行是一年期及一年期以内的定期存款下调10个基点,两年期下调20个基点,3年期和5年期下调25个基点。

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是大于LPR下调幅度的。可以从五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