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经过19年的逃亡生活,最终在秦国的助力下,回到晋国做了皇帝。他不负众望,在他的领导下,晋国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竞争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而这时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所统治的齐国每日愈下,晋文公在这种形势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最终坐上了春秋五霸的宝座,而助力晋文公称霸的战役就是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在这场战役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

战役的起因是: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公元前634年左右,楚国势力强盛,欲图称霸中原,企图北上。北方强国晋国自晋文公上位以来,实力逐渐恢复。晋文公知晓楚王图谋,遂先下手为强,与楚国发生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耳与楚国之间曾有过这样一段故事。重耳逃亡时,他到了楚国时,楚成王热情招待他。闲谈中,成王问他:"你将来如回到晋国做国君时,如何来酬谢我?"重耳说:"像财宝这些东西,你们楚国均有的,如果我真能得返晋国,做了晋君,若我们两国不幸要打仗的话,那我就退避你三舍。"

如今晋文公和楚军之间真正的发生了战争,楚国大将子玉不听楚成王的告诫,带兵进逼晋师,晋文公便叫晋师向后退却,有将领不服,狐偃说:"出兵要理直,气才会杜盛的。理亏气就会衰。我们国君曾受过楚君的恩惠,也曾说过要退三舍以避之。若我们忘恩失信,那就是理亏,他们就理直,士气就会高。如果我们退了以后,他们仍不撤兵,那就是他们理亏。"于是退了三舍(九十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子玉竟然追了上去,于是,战争开始了。子玉率军急进,依托丘陵险阻扎营,两军对峙于城濮。这时,晋军早已在城濮严阵以待楚军。城濮一战中,晋国大胜,晋文公建立了霸权,而楚国大将子玉因羞愤自杀。

这次战役也体现出了晋文公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晋文公打着"报施救患"的旗号伐楚,一方面赢得周王室和诸侯国的好感和信任,另一方面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和领地范围,达到"取威定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