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经济发展,对我们有参考价值吗?”

“肯定有啊,低欲望社会一词就来自日本……”

“我觉得没有……日本不行的时候已经很富有了!”

昨晚,在一个投资群里,几位80后、90后的投资人探讨着对“市场周期”的理解,在无力拆解现实世界的转型迷茫与投资困惑后,他们一致将求解的“线索”,抛向了经历过“完整周期”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维多利亚港,站在破旧的甲板上,从东南亚“跑路”的程一言望着昏暗低矮的天际线,占卜着人生下半场的财运。

二十年后,上海和平饭店,被爷叔捯饬得西装笔挺的阿宝,拿着再次借来的1万块钱,将信将疑又心怀忐忑地,等待着一只新股的开盘。

让我们拨开阻隔历史与当下的重重迷雾,无论是复盘一段永远定格的K线,还是细品历史改编的影视剧,都能印证一句颠覆不破的真理——市场极度恐慌之际,也是黄金遍地之时。

经过连续两年多的持续下跌,创业板的估值水平也跌至历史相对低位(近五年4.31%的“低分位处”),而此时一款跟踪创业板综指的ETF产品——创业板综ETF华夏(159563),或许能成为投资人抄底新兴产业、同时又能抵御单一行业下跌风险的利器。

1、周期肇始,灿若《繁花》

2024年开年,由王家卫导演的《繁花》火了。

有人“看得超级上头”,一个周末就追完了全剧;也有人迷恋“色彩美学”,烫了个汪小姐的同款发型;甚至有人预定了去上海的高铁,只为一睹上海黄河路上的至真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部讲述三十年前的上海人故事,为何能迅速“出圈”,成为中文互联网上连续刷屏的“热搜”?

有人总结,那是因为——当下迷茫的你、我、他、她,对改革开放初“东方风来满眼春”的美好怀念,以及资本市场肇始、人人眼中“有光”、万物云蒸霞蔚的憧憬与夙愿。

1992年底,胡歌饰演的青年阿宝,怀揣着从朋友借来的1万元纸钞,赶在银行关门前的最后五分钟挤进柜台,换得一沓崭新的“新股认购票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个月后,资本市场大涨,股价涨了160倍……

几天前,《繁花》的“幕后主角”、上交所首任总经理尉文渊,在回首当年的激情岁月时称:整个中国都在创造奇迹,当年有一种讲法,看到红灯绕道走,全社会都在奋力改革,向前冲,我也被深深感染!”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演,但人性的恐慌与贪婪的极致,就像是昼夜不歇的钟摆,有迹可循,颠覆不破。

站在2024年开年,回看创业板指数走过的十几年K线,不也曾涉过数次疯狂的高光,与至暗的煎熬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早春,创业板指在1200点至1400点反复震荡,北京CBD一家五星酒店,一位私募总经理对《深聊投资人》复盘了,他在指数跌破600点的“至暗时刻”,在一只传媒股跌停板上,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的惊心动魄。

2020年盛夏,在创业板指挥别了新冠疫情的“恐慌底”后,一位早年“公奔私”的百亿私募大佬,近几年首次公开露面:“其实牛市早就来了,不是一两只、几十只股票在涨,而是几百个、上千个股票……”

2、时来运转,人间安得《金手指》

上海和平饭店,当阿宝气喘吁吁地见到“爷叔”痛诉——“都是你让我买的(股票),才两周就把借来的六千块亏掉了三千!”

“来这个市场,得先学会亏钱!”爷叔一边说,一边掏出纸和笔,写下了另一组代码。

“你再去借够1万块,然后买这个票,两周后,不管亏和赚,全部抛掉,一股不留!”爷叔说。

从经典的《大时代》、《窃听风云》,到热映的《金手指》、《繁花》,这些取材于资本市场的故事里,有太多的类似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人生黯淡的主角,遇上了一位身怀绝技的高人,只要对方三言两语的“点拨”,就可能让他点石成金,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这些,也让屏幕外的我们心潮澎湃,恨不得马上复制类似的剧情。

但现实中的场景,往往事与愿违。

一位久负盛名的投资人,曾在他的个人传记中说:在他一生的投资生涯里,所谓一夜暴富的“高光”,都是短暂和瞬息的,更多的是漫长与煎熬。

我们洋洋得意,窃以为喜地“抓住一只牛股”、“抄底了一套房子”,总习惯归因于自己的聪明与果敢,殊不知,我们只是歪打误撞乘上了“上行的电梯”,在宏大的时代“贝塔”面前,个人叙事的“阿尔法”,根本无足挂齿。

2015年春天,创业板指高歌猛进之际,一位重仓乐视网的私募老总,曾对《深聊投资人》自信满满地阐述自己的投资逻辑——“市场上,吹牛的人很多,只有贾,把曾经吹过的牛,都一一实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一个时间,北京金融街上一位押对京天利的基金经理,也曾对《深聊投资人》信誓旦旦地说:“如果市场有风险,我们一定是站在门口,第一个跑出去的人”。

多年以后,无论是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乐视网,还是最高冲到300元的京天利,都隐入于一代投资人的尘烟。

类似的剧情,也出现在2019年至2023年创业板的“周期”。

不同的是,“投股票不如投基金”的理念也开始日渐深入人心。而在其中,持仓更分散、风格更均衡的ETF基金,也开始为更多投资人所青睐。

另外,ETF基金还有另一个“内生优势”,纳入ETF基金的股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适时调入或剔除(上文提到的“乐视网”、“京天利”很早就剔除出相关指数了),正是因为这一“择优汰劣”制度设计,从而进一步降低投资ETF基金的风险。

数据显示,在指数重心下移的2023年,ETF的市场规模和基金份额总额双双突破2万亿关口。而在其中,以华夏上证科创50ETF、恒生科技ETF等代表新兴产业方向的ETF,在光芒黯淡的2023年规模“逆势上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见多了单押一只或几只重仓股的“投资幻灭”,这一两年,投资人开始逐渐摒弃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极致赛道”的投资体验,转而更青睐被动跟踪宽基指数的ETF分散投资工具。

3、风再起时,如何让命运咬合“齿轮”?

“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但如果不能与时代紧紧咬合,很多被风刮到天上的猪,也会很惨烈地掉下来……”

几天前,国贸一家五星级酒店,在一场创业者与创投人的投资圆桌上,面对空气中处处弥漫的“人工智能创业热”,给在座的创业者泼了盆凉水。

当几位创投人走到台下,就被创业者簇拥了,有人自称“AI”创业者,也有人想找合伙人,我也被拉进来一个400多人的“AI创业交流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AI、ChatGPT 、人工智能等,是资本市场为数不多的热门赛道,资本簇拥之下,投资人也趋之若鹜。

无论是先秦荀子《劝学》中的“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还是著有《红楼梦》的曹雪芹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都讲述了“顺势而为”大道至简的宇宙真理。

不过,复盘过去多年的资本市场,任何“单一赛道”的高光炙热过后,都可能留下漫长煎熬的“估值回归”,而最稳健的一种方式,就是找到一个“覆盖面更广、行业分布更均衡分散”的投资工具,以抵御单一行业下跌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月15日,华夏基金旗下华夏创业板综合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下称“创业板综ETF华夏”)正式进入发行期,旨在助力投资者把握权益市场底部机遇、聚焦战略创新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创业板综ETF华夏(159563)的标的指数为创业板综合指数,指数选取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全部股票,涵盖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兼顾中小市值个股。

从过往行情来看,创业板综指收益率和收益均体现出较高弹性。在估值方面,截至2024年1月2日,创业板综指估值为46.05倍,位于近五年4.31%的“低分位处”。

“创业板综ETF华夏(159563)”投资价值如何?结合官方公开信息,同时也咨询了不少资深投资人,我归纳了几点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其一:创业板指数从2021年夏天的3567点,历时两年半,跌到了目前的1739点,回调幅度超过51%,在创业板指数过去十几年的K线中,已经到了相对较低位置,从中长期看“风险小于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不排除极端情况下,指数还有一定的下调空间,但ETF作为跟踪指数的工具,可以采用分批建仓的方式,“网格定投”也好,“倒金字塔式”投资也好,都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

其三:投资ETF不同于直接买股票,股票存在退市风险,ETF相当于购买了一篮子创业板股票,与指数涨跌吻合度高,全年跟踪偏差不超2%,选择ETF一定要选择管理规模大、流动性好的品种。

这样,即便遇到极端的暴涨、暴跌行情,投资人无论赎回和申购,都会减少大额交易带来的“成本摩擦”。

最后,投资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远不止生活的全部,有的人“赌徒心理”,恨不得满仓,甚至融资加杠杆,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你的投资抉择,追涨杀跌,最后即便赚到了一点小钱,也可能会影响你的心态。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