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解放战争时,国军内部有这样一个奇葩的现象。那便是,军衔制度十分混乱。

要说究竟怎么一回事?其实,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国军的“将军”满天飞。特别地是在国军中,似乎无论职务大小,人人均可被授予“中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军将领)

原本对部队规范管理有利的军衔,如此一来,倒是变得让人摸不清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军内部出现这种情况的呢?

一、将军满天飞,中将遍地跑

民国时期的国军,沿用了北洋政府时期的传统,针对海陆空高级将官,设立了三个军衔级别,分别是少将、中将和上将。

一开始,关于军衔授予名额,是设置在一定范围内的。但考虑到国军内部派系复杂,地方势力各自为政,难以统一协调管理,政府想要拉拢一些势力,势必要进行宽松处理。

(国民政府)

于是,国民政府一直并未明确设置军衔的机构。当时无论是军委会、总司令部,还是各地军政长官、上级机关,均可部署一些重要势力人物的军衔。

其中,作为上海青帮老大的杜月笙,就被授予中将军衔。不过,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西北青马步芳,为自己读小学的儿子争取上校军衔,最终还顺利通过了申请。

或许有着马家这一前车之鉴,在一段时期,国军里就出现了“将军满天飞”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步芳)

要说这将军,有大有小,“上将”在名额和职务上,有着较为严格的把控,但上将之下的“中将、少将”,就显得有些混乱了。

其中,有副总司令,比如王耀武就是中将。有军长是中将,也有师长,可以为中将,当然这其中有的是实至名归,有的却是名不副实。

虽说他们这些人,职务跨度大,能力参差不齐。但升至中将后,想要再度升迁,皆是极其不易的。如此之多的人,在中将处不上不下,长期下去,难免会造成这一军衔的积压。

(国军将领旧照)

事实也的确如此,当时国军内部,军衔已经开始变得愈加便宜。就连老蒋本人,在一次会议上,也忍不住叹道,军队的升迁太过简单,有太多三十多岁的军人,已经升至为少将中将,甚至是上将。

军中出现军衔泛滥,部队的组织和管理上,就很容易出现大问题。为了尽快解决这一混乱问题,1935年,老蒋开始正式对其进行了规范。那么,老蒋做了什么,成功了吗?

二、创造性的改革,却更加混乱?

自1935年开始,国民政府正式进行军衔改革,首先就授衔、晋任方面,交由政府进行严格和统一管理。

而后,将军衔分为6等18级,其中将官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上将五种等级,后为一些有上将资格却因名额有限的中将,追加了中将加上将一军衔。

其中,特级上将被老蒋牢牢把控,一级上将、二级上将名额有限,需等退役或病故,后来者才能升迁。

表面上来看,比起以前的确有所改进,实则军衔泛滥问题,依旧存在。由于上将人数和升迁标准更加严格化,流程更繁琐,中将少将等军衔,始终处于积压状态,必定只多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蒋)

对此,老蒋在这种正式军衔上,发明了职务军衔。正式军衔,又可作铨叙军衔,它根据将官资历、功绩等所定,由国民政府授予,具有权威性。

职务军衔主要由老蒋亲自授予,随职务变动而改变,流程简单随意,更易获得。然而,终究是徒增复杂。

就比如,黄埔六期的戴笠,正式军衔为少将,职务军衔是中将;张自忠,正式军衔是中将,职务军衔为上将,不同军衔混合,使得军衔制度愈加混乱。

其次,由于职务军衔和正式军衔式样相差无几。许多爱慕虚荣的军官,就会佩戴职务军衔,而非正式军衔。

(老蒋等国军将领)

老蒋得知这一情况,很是无奈,他不得不在大会上告诫将官:若是正式军衔为少将,不要佩戴中将领章,若是上校不要佩戴少将领章,军人们不可将军衔看的过于重要。

说完这番话,他便以身作则,自降军衔。可即便如此,这种现象依旧持续到解放战争时期。

就拿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来讲,他本人于1945年,才被正式授予少将。然而在此之前,一直佩戴中将领章。

(国军将领照,中为张灵甫)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军官,趁抗战时期老蒋拉拢势力,放宽军衔授予限制。他们便开始通过金钱贿赂的方式,从上级搞到职务军衔。等到资历足够时,就能以职务军衔做跳板,快速获得正式军衔。老蒋虽然很头疼,且不愿意承认,但终究选择任其自流。

总之,当时的国军内部,无论职务大小,拥有中将、少将等军衔之人,属实太多。虽然这些人中,最高只能止步于中将,但中将军衔并不低。

由于缺乏管制,再加上越积越多,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军中就有近九百余人被授予中将,至于以下的少将,更是多如牛毛。

老蒋所做的这些举措,在鱼龙混杂的国军里,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意义不大。

(老蒋)

不过,通过军衔混乱这一现象,倒也能明显看出国军内部人心浮躁,虚荣腐败,自然会被历史所淘汰。

结语

战乱年代,国军虽势力庞大,但派系诸多,终究是一群乌合之众。且不说国军首领老蒋能力如何,在各怀心思的乌合之众面前,是难以掌控全局的。

再观其解决问题之手段,看得出他的所作所为,无非是扬汤止沸罢了。比起有着明确且一致信念的我军来说,确实是相形见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埔军校)

参考资料

陈舒颜.理想与实用的冲突:蒋介石和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制度[J].军事历史, 2012(2):7.
杨琳.既无巧妇亦无米——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人事制度[J].中外文摘, 2016.
从卫兵,王逸峰,贾卫涛.国民党军队正式军衔和职务军衔关系探微[J].军事史林, 20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