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向全社会公布了2023年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果。胡文辉副局长表示,自我国专利制度实施40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发明专利授权的数量一直保持着平稳且强劲的增长态势,这充分展现了全社会对于创新的热情与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此处统计数据不含港澳台地区)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01.5万件,同比增长了22.4%。这一数字不仅创下了历史新高,更使得我国成为了全球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在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全球竞争的核心的今天,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国际影响力。有效发明专利的数量不仅是一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直接体现,更是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回顾过去,我国专利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创新环境持续优化,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各界的创新创造活力。这种活力的迸发,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世界科技进步和知识产权保护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如今,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这一历史性成就的背后,凝聚着无数科技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有力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这一成就的取得,不仅为我国在全球知识产权领域赢得了更高的声誉和地位,也为我国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同时,我国也将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