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讲到:

综合改革

如果评选南朝军事能力最强的皇帝,那么能排在刘骏之前的,除了刘裕、萧衍、陈霸先外,估计就没别人了,而萧道成、陈顼勉强可以和刘骏一较高下,但我估计也不容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说到政治能力,刘骏更是独一份,他进行的全方位改革,直接奠定了今后南朝的政治格局。

在他有限的11年在位时间内,他出台了无数改革措施,而且都得到了很好地执行。

比如大力提拔和全面起用寒族进入中枢担任要职,打破了世族门阀垄断政治的特权。王夫之就指出,宋孝武帝刘骏在位时真正形成的“寒门掌机要”格局,是整个魏晋南北朝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

又比如他发明的典签制度,在州郡设立典签一职,通过典签来控制和监视宗室藩王,使皇帝与诸王之间由亲属血缘关系变成上下级关系,对地方势力形成割据产生了压制作用。

这种“寒人掌机要、典签控州镇”的模式,大部分都被此后的齐、梁、陈三朝延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刘骏还发明了御史中丞专道制,对御史独立办案、打击贪腐起到了促进作用;建立了制局监和直阁将军制,使禁卫军更加牢固地掌握在皇帝手中;建立僧官制,使佛、道教纳入中央政府管辖;还有州镇分割改制,类似于汉武帝的“推恩令”性质,使藩王实力不断被削弱。

此外,在经济、文化、法治等方面,刘骏还有很多发明创造,完全可以写一本大部头的专著,本文受篇幅限制不再赘述,只补充两点:

一、他创立的很多制度流传到了北魏,被北魏吸收借鉴,并一直传承到了隋唐;

二、他是南朝政治格局真正意义上的开创者,经过他的强力整合,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得以扭转,南朝正式步入“主威独运”的皇权政治时代,而北朝始终权臣辈出,皇权始终无法真正掌握在皇帝手中。

骂名滚滚

可悲可叹的是,历史上的刘骏,在拥有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头衔的同时,还拥有“昏君”、“暴君”、“色情狂”、“守财奴”的头衔。

刘骏最大的污点是——乱伦。他不仅是前文说的跟堂妹淫乱,他还跟自己的母亲路惠男发生关系,这就很骇人听闻了。要知道,连保留着“收继婚”传统的北朝鲜卑君主,如高澄、高洋、高湛,也只是跟庶母发生关系。跟亲生母亲有染的,别的朝代我不知道,至少我比较熟悉的南北朝时期,似乎也只有他一个,这是令人极为痛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有一点需要说明,关于刘骏与生母的事,最早见于《魏书》,而《魏书》历来被称为“秽史”,名声向来不好,又是北朝史书,对南朝皇帝不可避免会有抹黑之嫌;

而《宋书》的作者沈约就更别提了,他的父亲沈璞因为依附“元凶”刘劭,被刘骏斩首。那么沈约在齐朝时开始撰写《宋书》,对这样一个前朝君主兼杀父仇人,修史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不管怎么说,史书就是史书,在没有新的考古发现之前,我们也只能承认史书的记载。

第二个污点就是残忍。刘骏对刘宋宗室的猜忌极为严重,对兄弟手足残酷迫害,除了死有余辜的刘劭、刘濬外,刘骏先后以各种不光彩的手段杀死了四弟刘铄、十弟刘浑、六弟刘诞、十四弟刘休茂,而且大都是全家灭门。

这种事显然不可能是诬陷或抹黑的,那么哪怕是为了巩固权力,但这种灭绝人伦的做法,终究是要受到谴责的!

第三个污点就是奢侈贪财。刘骏后期一改以前精兵简政的风格,开始骄傲自满,大兴土木,扩建宫室,装饰极为奢侈。又大行赏赐宠爱的妻妾和大臣,使府库急速缩水,国力变得虚弱。

当年宋武帝刘裕在宫中专门修建了一间与自己贫寒时居住的房子一模一样的密室,要求子孙都要经常来看一看,从而提醒后人务必时刻保持节俭朴素的作风。刘骏却说:“老农(对刘裕的蔑称)有这样的居住条件,已经很过分了!”就命人一把火烧了密室。

此外,刘骏在后期好酒贪财,每次有地方刺史进京,都要胁迫他们跟自己赌博,不把他们的钱赢光决不罢休。而且“终日酣饮,少有醒时”,经常喝得大醉,就伏在案上昏睡。

但是,只要外面有急事奏报,他马上就会抖擞精神,整理好仪容,一点酒意都没有,接着就批改公文,处理政务,所以皇宫内外无人敢于懈怠。

终日酣饮,少有醒时,常凭几昏睡,或外有奏事,即肃然整容,无复酒态。由是内外畏之,莫敢弛惰。——《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十一》

关于刘骏的缺点,其实也可以写出一篇洋洋洒洒的万字长文,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正是有这么多缺点,刘骏在历史上大多时候被归入“昏暴之君”的行列,但也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他功大于过,不可一概抹杀,所以有人评价他是“才比周公、罪比桀纣”。

我个人认为,说刘骏“才比周公”虽有夸大之嫌,但总体是能接受的;而说他“罪比桀纣”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有许多不明不白的地方。

关于刘骏,真的还有太多太多事迹没有写到,古往今来也有无数人对他进行过评价,可以说,宋孝武帝刘骏绝对是南朝二十六帝中最复杂、最难评说的一位。

最后引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严耀中教授对刘骏的评论,也是我个人最有同感的:

宋孝武帝是一个能以自己的政策开辟时代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有着过人的精力和才能的皇帝,他对当时大族势力与君权在政治结构中的彼此消长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南朝“寒人掌机要”之形成正是宋孝武帝一系列集权政策所导致的。

孝武帝比秦皇、汉武、曹操、杨坚等专制君主有着相似的出众才能,既有励精图治的抱负,而又好大喜功,并且残忍,只是没有他们幸运,在历史上保留了一个很坏的形象。

这是因为一则孝武帝虽然凭手中的政权来压抑大族,而我们所见到的历史大多又通过世家子弟的笔才记载下来的,所以对他的怨恨和诅咒不绝于耳

二则沈约的父亲沈璞为刘劭卖命而被宋孝武帝所杀,而他的事迹又由仇家沈约来整理记载,只好听任咒骂,对孝武帝来说,这实在是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