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写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由此可见,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特别讲究吃的民族。

“吃”在中国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吃文化”也颇深。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大物博的中国人在“吃”的方面毫不含糊,几乎每个省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招牌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烤鸭

1.北京。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由中国汉族人研制于明朝,在当时是宫廷食品。北京烤鸭之所以好吃,是源于名贵品种的北京鸭,它是当今世界最优质的一种肉食鸭。北京鸭曾在百年以前传至欧美,曾一鸣惊人。因而,作为优质品种的北京鸭,成为世界名贵鸭种来源已久。

北京烤鸭有两大门派,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就“日食烤鸭一只”。宫廷里的御厨们想方设法研制鸭馔的新吃法来讨好万岁爷,于是也就研制出了叉烧烤鸭和焖炉烤鸭这两种。在嘉靖年间,烤鸭才从宫廷传到了民间,其中最辉煌的要算是全聚德了。“全聚德”的创始人杨全仁聘请了曾在清宫御膳房的一位烤鸭师傅,用宫廷的“挂炉烤鸭”技术精制烤鸭,使得“挂炉烤鸭”在民间繁衍开来。成为当地老百姓最喜欢的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锅塌里脊

2.天津。锅塌里脊是天津的一道传统名菜,属于天津菜系,该菜品以猪里脊、鸡蛋、葱姜末、料酒、盐、面粉、香油、小葱沫等为原料,制作而成,色黄鲜艳,清口鲜嫩,咸香适口。

锅塌里脊的锅塌即是煎和煨的组合。原料先经改刀,腌制,挂糊,下锅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加入清水。到了清乾隆年间锅塌里脊荣升宫廷菜。后又传入到天津、北京及上海等地。在各地加以改良,如锅塌银鱼、锅塌里脊,这其中最有名的是天津独特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驴肉火烧

3.河北。驴肉火烧起源于河北省保定市、沧州市、河间市一带,广泛流传于冀中平原,在华北地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驴肉火烧的店铺。它的做法是将卤好的驴肉伴着老汤汁夹入酥脆的火烧里面。

据史书记载,驴肉火烧源于明建文二年,距今已有600年历史。但驴肉火烧究竟起源于保定还是河间,一直有争议。两地的做法和味道大不相同,最直观的区别在于保定的驴肉火烧是圆的,而河间的驴肉火烧是长方形的。保定用的是太行驴,河间用的是渤海驴,保定的驴肉为卤制,河间的驴肉为酱制。河间乾隆行宫及手书御碑均有史料记载,乾隆下江南时曾对驴肉火烧赞不绝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油肉

4.山西。过油肉是中国传统菜肴,在山西、江苏、上海和浙江地区都有,从选料到制作上都与众不同,但唯有山西的大同、太原、阳泉、晋城过油肉最为有名,搭配刚出锅的大米饭一起吃堪称一绝。被称为“三晋一味”。

过油肉原为明代宫廷里“御菜”,后流传至民间。经过历代厨师的改进,此菜已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由于山西“过油肉”从选料到刀工散敏,从腌浸到烹制,特别是在调味料的运用上,都有它的独到之处,明显体现了山西地方风味特色。据说是全国第一届烹调比赛的金菜式,后又被评为被评为山西十大经典名菜和十大晋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扒羊肉

5.内蒙古。说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蒙古,那就不得不提手扒羊肉,那可是蒙古族的一道经典地方特色菜系。我们都知道,内蒙古草原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十分适宜羊的生长,所以草原羊肉肉质鲜美多汁,营养丰富,口感鲜美,具有特殊的羊味道。

手扒羊肉正是选用上好的蒙古羊腰窝带骨肉,斩成长约13厘米、宽2厘米的赠雄纸条块,用大茴香、花椒、牛试桂皮、葱段、姜片、酒、盐,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焖煮,至肉殃拜陵签熟烂,捞出,放在大芝颂永盘里,再将香菜末,蒜末、胡椒粉、醋、酱油、味精、麻油、辣椒油等放碗内调成味汁,用手拿着吃,或是用蒙古刀剔着吃。常食具有壮腰、健肾之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锅包肉

6.黑龙江。锅包肉是著名的东北菜,是哈尔滨道台府菜创始人、滨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学瀛首席厨师的郑兴文当年为适应外国来宾的口味,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使哈尔滨出现首创的菜肴。在西安事变以前,由于东三省归属张氏家族管辖,所以道台府的很多菜,都属于禁菜、私菜,老百姓是吃不到的。

锅包肉是用猪之里脊和淀粉,经两遍油炸而成,一炸熟,二炸色,所以又叫“锅爆肉”,外脆、酸甜,里面的肉嫩,出锅时浇汁并着以葱丝和香菜点缀。一般菜肴都讲究色、香、味、型,惟此菜还要加个“声”,即咀嚼时,应发出类似吃爆米花时的那种声音,这是锅包肉酥脆的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蒸白鱼

7.吉林。吉林最出名的莫过于清蒸白鱼,白鱼是吉林的鱼中上品。据说康熙皇帝赴吉林考察时,巴海设宴迎驾,家厨用松花江白鱼烹制了"清蒸白鱼"。康熙皇帝品尝后大加赞赏,于是扬名全城。如今,清蒸白鱼仍然是东北菜中吉菜系的特色名菜。

白鱼共有16种,为我国特有。吉林产者最细,故又称细鳞白鱼,曾为皇家贡品。白鱼除鲜美,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补肾益脑,开窍利尿等作用。尤其鱼脑,是不可多得的强壮滋补品,对性功能衰退、失调有特殊疗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猪肉炖粉条

8.辽宁。在中国,猪肉炖粉条是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这道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猪肉炖粉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明朝时期。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期的猪肉炖粉条是以猪骨汤为底,加入猪肉和粉丝一同炖煮而成。后来,猪肉炖粉条的做法流传到各地,各地区也根据自己的特色对其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尤以辽宁的最为著名。

在寒冷的冬季,没有什么比一锅热腾腾的猪肉炖粉条更能温暖人心了。东北人过年必杀猪,大块大块地切下来,和粉条一起下锅炖之。粉条也都是用东北特产土豆淀粉轧制而成的,大火咕嘟一阵后,香气四溢,闻一闻鼻子就能幸福得昏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红烧肉

9.上海。上海红烧肉是上海本帮菜中的经典菜品,几乎每一个上海人都能够做出好吃的红烧肉,而且每个上海人对红烧肉的制作方法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红烧肉的做法很多种,老上海的红烧肉却一枝独秀。

上海的红烧肉讲究浓油赤酱,加上上海人独有的烧法(加糖增鲜),跟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样。上海红烧肉之所以著名,其最大的一个特色与口感,一个字概括就是:“甜”。上海人做红烧肉的统一特点:一手酱油瓶,一手糖罐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烧狮子头

10.江苏。江苏菜系中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红烧狮子头,属于扬州淮扬菜系中的一道传统菜肴。狮子头由六成肥肉和四成瘦肉加上葱、姜、鸡蛋等配料斩成肉泥,做成拳头大小的肉丸,可清蒸可红烧,肥而不腻。具有色泽雪白,肉质鲜嫩、清香味醇,四季皆宜等特点。

“狮子头”千百年来盛誉不衰,成功之举在于保持基本格调传统烹调方法,传说狮子头做法始于隋朝,隋炀帝游幸时,厨师以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为主题做成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四道菜,令座中宾客叹服,其中"葵花斩肉"这道菜用巨大的肉团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绝伦,有如"雄狮之头",菜名由此而来。已故国画大师张大千传授夫人的一道拿手好菜就是“红烧狮子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湖醋鱼

11.浙江。浙菜的看家菜必定得属西湖醋鱼,传说是古时嫂嫂给小叔烧过一碗加糖加醋的鱼而来的,所以又称“叔嫂传珍”,属于酸甜口味。清人方恒泰有《西湖》诗云:“小泊湖边五柳居,当筵举网得鲜鱼。味酸最爱银刀桧,河鲤河纺总不如。”

西湖醋鱼在制作时需将草鱼饿上2天,让其排尽草料及泥土味,使鱼肉结实,宰杀去掉鳞、鳃、内脏,洗净,放入沸水中断生,炒锅内鱼汤,酱油、绍酒和姜末调味后,即将鱼捞出,装在盘中,再用糖醋淀粉等勾芡。食用起来鱼肉润滑,无土腥味,酸甜结合,令人胃口大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跳墙

12.福建。福建位于东南沿海,语音复杂,隔座山就相互难以沟通。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点造就了福建丰富的“吃”文化,仅沙县小吃的种类就有三四百种。当然,在闽菜系中最为著名的当然是首创于清代同治年间的佛跳墙。

据说在清朝道光年间,福州官钱局的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席间有道叫做“福寿全”的菜、是用鸡、鸭、羊肘、猪蹄、排骨、鸽蛋等以慢火煨制成的。周莲吃后很满意。回家后即命厨师郑春发依法仿制,并在原菜基础上,加入了多种海鲜,使成菜更加鲜美可口。后来,郑厨师到福州东街上开了一家“三友斋”菜馆,不少文人墨客食用此菜后拍手叫绝,即席赋诗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这道菜就叫做“佛跳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闽菜之首

由于“佛跳墙”是把几十种原料煨于一坛,既有共同的荤味,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在煨制过程中几乎没有香味冒出,吃起来软嫩柔润,浓郁荤香,又荤而不腻;味中有味,常食具有增强免疫力、美容养颜、抑制血栓的形成、抑制癌细胞生长、降三高、降胆固醇、软化血管、防治男性前列腺疾病、改善冠心病等功效。曾获“中华名宴”之美誉,固为闽菜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