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央视知名节目《面对面》迎来了一位非常特别的嘉宾。

他之所以被邀请登上这期节目,是因为他在几年前刚刚因被提名“感动中国”人物而扬名,但走上台前的,却是一个棕发碧眼的年轻小伙子,一眼看去便知道绝不是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洋小伙何以感动“中国”?对于卢安克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因为这个雅利安人放弃了自己在故乡的生活,一路漂洋过海来到陌生的东方,然后一头扎进偏僻的广西农村之中,十年如一日用全部的时间和精力为贫困的孩子们进行义务教育,但他也正因此,被质疑是外国奸细......

Eckart Loewe,也就是埃卡克·卢安克出生于1968年的德国汉堡的一个普通家庭中。

这家一共有6口人,包括身为教师的父亲、母亲以及大哥卢安思、二弟卢安克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卢安克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出身理科,曾经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程师岗位而成为了一名教师,因此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十分上心,重视他们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额,而更重视他们自己的梦想和自由选择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卢安克和大哥从小就有些内向自闭,很讨厌和同龄人接触,因此倍受歧视。

也是在这样的关照下逐渐好了起来,卢安克以及所有兄弟姐妹们在学校中的成绩都非常不错,而且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实践。

在逐渐长大成人以后,大哥卢安思进入了世界绿色和平组织工作,卢安克的妹妹则和父亲一样,放弃了一份条件优渥的工作,转而去到了非洲西南部的一个小国家纳米比亚当了幼儿园老师。

由此可以看出,对卢安克来说,有些事情在他的家庭环境中,并不那么令人诧异,反而带有些自然而然的意思,这也是教育改变人生的一大例证。

年轻的卢安克在以良好的成绩从中学毕业后,尝试过在帆船长工作,当工人、做教练,后来又走上了参军入伍的道路,退伍后再次投身学业,一举考入汉堡美术学院就读。

但卢安克始终觉得这不是自己人生的方向,颇感到有些迷茫,直到他22岁这年。

1990年的时候,卢安克在书籍的指引以及和朋友的闲谈中对东方文化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借着夏季的假期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来到中国游玩了一番,这让他就此迷上了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度,并一发不可收拾。

两年以后,卢安克听说汉堡艺术大学与中国的东南大学开展了留学生交换活动,他火速跑到留学生办公室,拼尽全力最终为自己争取了一个名额。

来到中国后,卢安克知道首要的事就是学好中文,但这么一门复杂的语言,只有勤加练习才能精通,可是东南大学当时并不允许国内国外学生同宿舍居住,于是他多方打听,并因为这个原因而转到了广西农业大学就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普通学生的宿舍当然条件远不如留学生宿舍,但是卢安克却非常高兴能与他们住在一起。

他和室友、同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在中文学习几乎是突飞猛进,只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便学会了流利的普通话。

而在假期的时候,卢安克则对另一样事物产生了兴趣——农村。

因为广西农大的许多学生都来自乡村,于是卢安克便让他们带自己感受一下中国的农村生活,他远不止看看而已,甚至于花费一整个假期学会了耕田、插秧、割稻等一系列的农活,让村子里的老少们都惊诧不已。

到了1996年,卢安克从广西农大毕业,出于养活自己的必要,他进入了一家中德合资的企业开始了翻译的工作。

但这只是他为了留下作出的选择,卢安克的内心仍然想要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在经过了一年后,他毅然辞去了工作,转而去深入广西的农村。

进村后的卢安克成为了一个“义务志愿者”,他首先抵达了桂林阳朔县的北沟村,这就是当初他渡过了一整个夏天的村落。

熟悉的村民们热情地接纳了他,他开始在这里生活,无私地帮助任何人,而且只要吃喝不要任何报酬,乃至于得到了一个“洋雷锋”的绰号。

较为了解中国文化的卢安克很高兴,他知道这个称号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是非常大的褒奖,因此他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于是将目光投向了教育。

“华尔善教育”是全世界范围内一种很知名的教育模式,目前已经有50多个国家、地区的近千所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已经采用了这种模式。

它所讲究的是人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培养,主打的是“环境适应力”,而不是一味的灌输,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轻松适应各种环境。

华尔善教育的起源地正是德国,而卢安克的父亲正是一位采取这种教育的老师,因此,卢安克深受其影响,而他也的确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适应陌生的国家、全新的语言、从未接触过的农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卢安克觉得中国现下的应试教育有些古板,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即便在学校通过生搬硬套拿出优秀的成绩,未来却可能很难适应社会,无法体现应有的个人价值,所以他决定身体力行地在农村开始推广华尔善教育。

1997年,卢安克在北沟村开办了一个学习班,专门招收那些中考落榜生,为他们量身打造去学习自己擅长的专业,如设计、语言、建筑等。

这个想法得到了村长的大力支持,但在资金问题上,贫穷的卢安克只好找家里人要了一笔钱,可是最终却因为“手续不全”而无法取出,导致学习班也只能搁浅。

此后卢安克持续努力,但却屡屡碰壁,导致他心灰意冷地回到了德国,但却始终心有不甘。

于是在1999年,卢安克在做好了充足准备之下再次抵达中国,在走完了流程、通过了教育部门的审核后,被安排到了阳朔中学开始执教英语,他便继续利用课余时间推广华尔善教育。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陌生的洋人、陌生的什么什么教育,绝大多数学校都对卢安克很不信任,有个校长甚至问他:“你不会是外国间谍吧?”

在之后的两年当中,卢安克花了很多时间、精力、金钱,费尽了千辛万苦陆续在阳朔中学、大坪子八一中学教书,但任职的时间都很短,原因则十分简单:

卢安克希望开发学生天赋,因此学生们的成绩普遍不会很高,但学校只重视教育,他们没办法接受升学率下降的事实,即便卢安克在一些乡村学校甚至自己挑水做饭免费上课,残酷的现实仍然摆在眼前。

而在另一方面,有些学校辞退卢安克则是因为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压力,他们认为这个老师不会教书,一不能涨成绩,二学到的东西也不能挣来钱,还不如进城打工来得合算。

例如,当年新浪网的一篇采访文章就曾提到:

卢安克曾执教于广西东兰县板烈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班级,全部的46个学生当中,坚持到初中毕业的都仅有8人,其他要么就是中途辍学务工,要么甚至于直接回家结婚去了......

然而最重要的是,对于许多孩子本身而言,如果要问他们,卢安克老师教了什么,为他们带来了什么,这些孩子自己都很难说得清,往往显得非常迷茫,因为他们从小生长的环境告诉他们:教育似乎并不是这样的,是要出人头地、赚钱。

在这么多年里,卢安克的主要开销其实都是靠父母支持,一年大概要花五千人民币,这些钱绝大部分都要花在工作、学生身上。

而他自己则过着许多中国人都从未想象过的艰苦生活,曾栖身最偏远的农村,一月的房租仅10元。

但卢安克并不是没有钱、或者说赚不到钱,在2000年前后,他的事迹就已经得到了一些关注,颇有媒体想要请他去参加节目、采访,学校想要请他去讲课,但卢安克一一拒绝了,原因很简单:

“如果一个人利用他的所谓名气去挣钱,今后人们就不会相信他了。”

不过关于名和礼的种种,往往是不由人的。2006年,卢安克被提名了当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依然拒绝了提名,并说出了一句经典名言:

“不是我感动了中国,而是中国感动了我。”

因此,卢安克的事迹在短时间里得到了爆炸式地传播,仿佛一夜之间就火遍了大江南北,而他曾经的种种行为在大多数人看来,更像是一种难以理解的生活方式,由此引发了一波高度激烈的舆论浪潮。

支持卢安克的人为他冠以“新白求恩”、“洋雷锋”、“圣徒”等伟岸的称号,认为他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热爱人民、充满美德的人,把中国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其精神非常崇高,这样的想法当然占据多数。

但也同样有部分人觉得卢安克是个“怪人”、“异类”,因为他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不贪恋、不喝酒、不吃肉,似乎对一切都没有兴趣,但偏偏钟爱管中国农村的事情。

因为与那些拜金逐利的洋人完全不同,卢安克一直被怀疑是带着特殊目的潜伏在中国农村的。

后来,卢安克因为没法赚钱养活自己,而且太过理想化,虽然表现得十分高尚,但却没有站在农民、留守儿童及中国社会现状的角度上去思考,不过是一味地想要找寻自己人生所谓的“意义”罢了。

再加上舆论给卢安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经过了三年的煎熬后,他选择了登上柴静的《面对面》访谈,试图化解一些外人对他的误会。

却没想到却因此进一步声名大噪,虽然质疑他的声音少了,误会解除了,可是他日常的教书、生活都因为无数好奇者的到来而再次受到了影响。

在这之后,卢安克选择了离开乡村隐匿于人海,到了2010年,他和一位长期相伴的乡村志愿者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为了生活的茶米油盐,他不得不四处寻找工作赚钱,但没有永久居留证的他又很难找到稳定的营生,最后只能过境前往越南谋生。

从2015年之后,卢安克便彻底销声匿迹,没有人知道他如今在哪里,过着怎么样的生活,但很多人相信,他心中对乡村教育的热情或许仍未熄灭。

卢安克可以说是个极具争议的人,中国人所谓“君子论迹不论心”,他在漫长时间里的那些所作所为,终将在某一天得到认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