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测备考建议

(1)常识判断备考建议

知识分类,有的放矢。大家把需要记忆的东西分门别类,归纳重点,列出计划表,分散进行学习记忆,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为对某一模块没有兴趣轻易放弃,也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以应对常识考情。

日积月累,温故知新。有很多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会认为常识是文科,我考前背一背就行了,这是极为错误的一种想法,常识的知识点很多很琐碎,不适合也不可能一次性全部背诵下来。常识是需要大家在日常备考中不断积累的,建议考生每天都能抽出20-30分钟的时间记一点常识基本知识,效果反而会更好。

学练结合,事半功倍。常识不仅仅需要记忆知识点,还需要很多做题技巧,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不断刷题中总结规律。而且,刷题多了,你就会知道什么是高频考点,也能更好地揣测出题人的套路,使我们的复习效率更高。

针对练习,时刻总结。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认为只要刷题刷得足够多,分数就一定会提高,其实不然,虽然我们鼓励考生多刷题,但是也要重视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埋头苦干”。做完题后也要善于总结和记忆,对于多次出现的考点以及经常出错的题目要重点记忆,要整理起来,可以有一本自己的错题集,这样复习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2)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建议

言语理解与表达在行测中题量所占比例较大,更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这一模块因为其文字阅读信息量大,题型多,干扰选项隐蔽,很多小伙伴在短时间内作答言语这一模块就易纠结,正确率也比较低。如何高效的去备考这一模块,如何在短时间内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提升自己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都是需要我们最关注的。在此,华图教育针对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的备考给出如下建议:

根据我们上面统计的辽宁省考考情,大家需要重点掌握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和逻辑填空三种大题型。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各有不同,考生需有针对性的掌握,提高做题准确度。主旨概括、意图判断和标题选择可以归类梳理,它们的解题思路相同,都需要通过关联词和行文脉络找到主旨句;细节理解需要耐心认真的将选项与文段一一比对,记住常见的几种偷换。态度理解和词句理解考查题量一般比较少,记得常考查的几种情况的解题思路即可。逻辑填空占据了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半壁江山,可见其分量之重,同时它也是很多考生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失分重灾区。因此,要想在逻辑填空有所突破,关键在两方面。一是掌握逻辑填空的做题方法与技巧,二是积累常考的实词与成语。语句表达分为三个题型,分别是语句填空、语句排序和下文推断。语句表达的考查近3年呈现上升趋势,考生一定要引起重视。

(3)数量关系备考建议

数量关系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难度较大,于是就有不少考生在学了部分题目之后就萌生放弃这一想法。其实数量关系是行测考试中使我们的分数“再上一层楼”这样的存在,所以在前期就放弃学习肯定不是科学的备考策略,那我们应该如何备考呢?

考生在备考时可以重点备考几个必考题型以及高频题型,如上表所示几何问题、基础应用题、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等必考题型。做好这部分的理论的基础以及专项训练后,再去努力提升其他考点的准确率,这样数量关系这一模块就不再是个老大难了。其实数量关系模块并不都是难题,以几何问题为例,省考中几何问题为必考题目,主要涉及平面几何问题和立体几何问题,主要考查面积、体积以及几何特殊性质这些考点,这些考点难度始终,备考起来不会很困难,所以考生们要克服畏难情绪,守住数量关系这一模块。

(4)判断推理备考建议

l图形推理——规律推理记住图形特征,精准识别题型。

元素相同时看动态位置,结构共性明显时看静态位置;图形相似看样式;图形不同数数量;元素不同属性特征明显时找属性,相同小元素出现时考虑功能类。

l定义判断——看清是非,抓住关键词。

千万不要把选非题当选是题来做。

主体是常考点,国家、企业和个人,单、多主体要分清;

状语一般是重点,方式原因加结果,冒号、括号要留心。

l类比推理——重点关注外延和内涵。

外延关系中最主要的是要区分种属关系与组成关系、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

内涵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仔细辨认对应关系;

语法关系可用造句子来辅助判别。

语义关系可结合褒贬、感情色彩与程度来进行二级辨析。

l逻辑判断——论证来拿分。

占比最大的论证题目来说,需要记住不同的加强削弱方式。

一般类的加强方式有:加强论点、加强论据、建立联系、补充前提;因果类的加强方式有:排除他因、对比试验。

一般类的削弱方式有:削弱论点、削弱论据、切断联系、否定前提;因果类的削弱方式有:因果倒置、另有他因、有因无果、有果无因。

(5)资料分析备考建议

资料分析模块主要考查分析能力以及计算能力,难度不高,只要考生功夫下到位在考场上是可以达到比较高的准确率的,是考生们守分的必争模块。初期考生可能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说题干分析不清楚、找不到数据、计算错误等等。

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础且科学的备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该模块备考需要覆盖全面,务必要做好在做好理论基础的学习,包括统计术语的学习与辨析、公式以及速算方法的应用、题型的判定、易错点规避等等,这都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的。

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后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刷题训练。如由不限时刷题有计划的转变为限时刷题,再根据自身情况慢慢缩短时长。

2.申论备考建议

知己知彼,了解考情脉络。了解辽宁省考的特点,熟知考试的常见模块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公务员考试题目灵活多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熟知各个模块的基本知识点,灵活的应用对于当下考试非常重要。

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考生针对自己的备考时间做好相应的计划。对于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能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很多考生反复学习却没有得到提升,而有的考生则是一次通过考试,除了个人能力差异之外,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制胜的法宝。

模块学习+系统训练=成功!不同的考生基础水平差异很大,但是大体都是经过模块学习和系统训练的。模块学习阶段是基础,但是对于未来学生解决题目是非常关键的,只有把基础打牢,之后的系统训练才会水到渠成,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基础阶段需要专业的资料和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辅导,考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或者线下的课程进行专业的学习,高效的学习可以给考生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系统的训练在后期会让考生的成绩飞速提升,“红领培优”系列课程的辅导效果非常好,考生通过大量的训练来熟知题目,提高速度,这对于急于上岸的考生来说是非常推荐的。

“方法”“经验”相辅相成。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考生解决题目,但是行测方法多样,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题目相结合,在做题的过程中把方法内化于心才是关键。而对于申论,除了方法之外还需要经验的积累,这种经验是考试的命题趋势,是阅卷人的给分法则,这些都需要考生去了解,而且对于材料深入分析的能力和对于文章高屋建瓴的表达能力需要考生更加专业的学习。

公考上岸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积累,努力,坚持,心态等要素缺一不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有准备的人也需要专业的方向。公考是一条单行线,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唯有勇于面对并积极乐观才能登上成功的山峰,加油吧!

最后,还要叮嘱两点。第一,目标。目标就是方向和动力,有了目标学会去奋斗,成功就近在迟尺。第二,坚持。“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就是胜利,许多小伙伴开始兴致勃勃,却在“最后一公里”放松,这样就可能会让前期的努力付诸东流。《劝学》有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