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2月30日,清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吴共建的个人雕塑作品展“共建雕塑作品展”在清远市文化馆展厅成功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式嘉宾合影

出席开幕式领导嘉宾有: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邓光荣;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林文钊;清远政协原副主席陈新;清远政协原副秘书长潘伟;清远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戚华海;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黄家赐;清远日报原社长韦纪棠;清远市司法局局长、市知联会会长刘志英;清远市文联副主席陈淑清;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广州雕塑院原院长俞畅;广州雕塑院原副院长王卫宁;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艺术与非遗科科长吴登宪;清远市文化馆馆长田云飞;清远市博物馆副馆长吴平真;清远日报书画院院长罗金华;清远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孙志膺;清远市锦豪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卫雄;清远市中宿陶艺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艺;清远市乐陶陶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关志梅;清远市吉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健春;清远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黄伟明;清远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何永康;清远诗书画研究院院长罗志方;清远市舞蹈家协会主席王帅;清远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市知联会副会长)刘雪萍;清远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潘赣明;清远市刺绣家学会主席张亚男。以及媒体、各协会代表、清远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巫永锋、副秘书长朱春红、美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蔡扬标及部分成员应邀参加了开幕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展出作品40多件,其中多件作品多次入展国家级艺术殿堂。多年来吴共建研究领域已经横跨雕塑、国画、设计、民间工艺、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创作丰沛、兼容并蓄,自由徜徉、皆有可观。他精心创作出的作品总是给人以胸襟坦荡、立意高远、视野宽阔的强烈感受,很好地印证源于生活才能高于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云飞馆长致欢迎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省美协原副主席、广州雕塑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俞畅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远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潘伟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远市美协主席黄伟明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家吴共建致答谢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家吴共建赠送清远市文化馆作品

最后,由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邓光荣宣布共建雕塑作品展览正式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家吴共建

吴共建,1957年出生于连州,1963年随父母到云南矿山支援建设,1987年考入云南艺术学院。现为清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清远市美家协会副主席、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吴共建的雕塑创作功底扎实,折中东西,继承传统,深入生活,善于从大处着眼,删繁就简之法多参悟于摩尔、汉代石雕;精彩处又精雕细刻,得益于罗丹、隋唐塑像,形成了独特的“共建雕塑”风格。近作《闯·创·干》以简约写意的雕刻手法表达出寓意深刻的人生主题,与其成名作《红日》严谨雄浑之法营造的苍凉印象遥相呼应,充满艺术情怀和神奇的想象力。

观展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展期至1月28日,欢迎参观。

走四方,归家乡,雕塑艺术人生——吴共建

雕塑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艺术品之一,其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时代的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雕塑的市场在不断拓展,雕塑领域涌现越来越多的创作人才,吴共建就是当中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憇》 玻璃钢镀铜 2004年

2004年第一件雕塑作品《憩》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2007年雕塑作品《红日》入选全国“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展岀),开创了清远建市以来雕塑作品首次入选全国美展的先河,2006年作品《烈火中永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中国消防总局收藏,2019年作品《走四方》同时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广东省美术优秀作品展和广州美术优秀作品。作为一名业余雕塑家,吴共建的每件作品都经过反复修改,精雕细刻,已达到了相当的艺术水准。迄今为止,其多件雕塑作品在广东省和全国艺术大赛、展馆、博物馆、博览会展出、获奖和被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四方》2019年

雕塑作品《走四方》成功入选“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东优秀美术作品展”,为清远唯一入选作品。吴共建介绍,《走四方》主要刻画了一位穿着时尚的中国少女拉着一个地球仪形状的新潮拉箱走路的自信模样,旨在呈现一副青春、活跃、自信的气息。创作历时一年,最初的灵感是他前几年到国外学习、旅游时遇到不少国人,大家所呈现出来的“国家的富强是个人自信的底气”的自豪感让他很受感触。“70年来,祖国发生了沧桑巨变,我们每个人都有感受。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走出去才会有这种自信。这幅作品也是对历史的记载、对祖国的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共建与作品《走四方》在展览现场

吴共建自小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小时候家境穷困,但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无论经历多少曲折和困境,他也一直坚持研习美术,通过努力如愿考上云南艺术学院,在艺校通过系统的油画学习,他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基础,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媒体上获悉家乡连州发现了一个储量在全世界最大的汉白玉矿场,要开采一百多年,他感到惊叹,并就此受到启发,励志进军雕塑领域,希望为家乡作一点贡献。他在美术学院花费半年时间刻苦学习雕塑的制作方法,后携全家返回家乡连州,开始了雕塑艺术的探索与实践之路。

谈到最满意的作品,吴共建首先提到了《红日》。2007年,国家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征集活动,吴共建获知消息后,开始着手开展创作工作,大量查阅历史资料,通过观看相关方面的电影和展览来获得启发。经过深刻构思、反复琢磨,他的雕塑作品《红日》从全国送评的700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全国入围作品550件),而广东入选的雕塑作品仅3件。《红日》以质朴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八路军战士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家园的英雄形象。这是清远市建市以来,第一件入选全国美展的雕塑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日》2007年

“我是‘喜新厌旧’的那种人”,在谈到自己的创作风格时吴共建幽默道,他表示喜欢探索性的创新,在创作上不能总重复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要懂得与时俱进。对于清远本土年轻艺术家的建议,他认为,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就需要平时多走动、多了解、多观察,勤学习、勤思考、勤动手,切勿空想主义。同时,自我定位也很重要,要结合身处环境和自身能力作现实的估量,找准自身位置,不能不切实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茅沅》 泥稿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领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想真正的成为独立艺术家,有着明确的自我风格,就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编者在吴老师朴实的谈话中看到了他的创作清醒与艺术沉醉,在激流来袭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坚定地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努力寻找自我,不畏浮云遮望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韵》 铸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闯·创·干》 不锈钢70X60X40cm 2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家》石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共建作品

共建的作品接地气,有想法,这些都是来自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具象与抽象之间不断探寻着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用雕塑的艺术语言传递着文化的内涵与艺术的品味。……

——俞畅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广州雕塑院原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拉拉》 铸铜 65x30x25cm 201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共建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娘家》 玻璃钢镀铜50x70x40cm 200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萝卜头》 石、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盈》 玻璃钢镀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沙》铸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黎明》 玻璃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拨鼠》 石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腰妹》 玻璃钢镀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雨打芭蕉》 铸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年瑶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日》 铸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茅沅》铸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铁山》《茅沅》 铸铜

收藏/合作/出版:13381187142(微信)

了解更多雕塑学术、展讯、相关雕塑行业资讯请关注雕塑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