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1月3日,印度外长苏杰生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新书《为什么婆罗多很重要》的发布会,此前莫迪政府曾提议将印度国名更改为“婆罗多”。在这场发布会上,苏杰生回顾了中国和印度关系的发展历史,并批评了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对华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苏杰生看来,印度早期处理与巴基斯坦、中国和美国关系时的做法“非常有争议”。在处理对美关系时,尼赫鲁时期的印度国内的左翼意识形态非常强大,对美国存在根深蒂固的敌意和不信任,在评估与美国的关系时,印度并未从本国利益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中美关系的角度审视与美国的关系。按照他的观点,尼赫鲁政府时期,印度应该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处理印美关系,印度早期不应该不信任美国。

谈及印度对华政策时,苏杰生称,印度第一任副总理内政部长帕特尔与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对中国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在是否支持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问题上,帕特尔与尼赫鲁存在意见分歧。尼赫鲁当时支持中国恢复该席位,他曾给帕特尔写信称,首先要让中国占有一席之地。在苏杰生看来,将中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声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中国重新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发生在1971年10月25日,当时中国在投票中获得了76张赞成票,包括非洲国家投出的26张赞成票。这些赞成票中绝大多数都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印度也投出了赞成票。历史上,中印关系并不和谐,中国和印度因为边境问题长期以来存在争端。经历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后,更是加深了印度对中国的敌意。

印度与中国的敌对关系,导致它在第三世界国家阵营中的地位下降。在对华议题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印度为了捍卫它在第三世界国家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无奈只有投出赞成票。数十年后,印度也在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面临窘迫处境。目前,联合国安理会总共有15个理事国,其中常任理事国有5个,它们分别包括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印度能否当选为常任理事国,需要至少9票赞成,且5大常任理事国不能投下反对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不久,苏杰生访问俄罗斯期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明确表示,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去年9月份,美国总统拜登也阐明了立场,对印度入常表示支持。美俄的相继表态,为印度入常扫清了不小的障碍,中国的态度成为关键。去年11月份,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就围绕安理会改革作出过回应。张军表示,安理会改革事关会员国根本利益和全球治理体系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改革方案都必须兼顾各方关切,必须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改革必须真正体现国际公平正义。

张军的话已经说的非常清楚,联合国成立旨在维护全球公平正义,倡导世界和平,反对霸凌主义。因此,联合国的一系列改革都必须坚持这一基本原则和宗旨,本着从全球各国的利益出发,进行合理调整,包括是否支持印度加入常任理事国席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印度“入常”是出于一己私利,企图利用安理会的权利为自身谋取政治利益,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姿态,估计很难获得5大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入常”之路大概率不会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