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不可思议!香港过去的三年超100家证券公司关门倒闭了。这可是国际金融中心啊,真的是难以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香港明报的数据,在港股疲软和成交淡静下,香港券商经营环境持续困难。继2022年有47家券商停止营业,打破历年记录后,2023年又有32家券商停止营业。而过去三年,已经有超100家券商关闭倒闭了。看到这个数据着实是有点震惊,难以置信。曾经的世界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作为纽伦港的香港是很多金融机构向往之地,不少券商、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都想在香港开窗立户,享受国际金融中心带来的市场或政策红利。结果这三年不少券商竟然都要关门闭市跑路了。

着实是难以想象。这么多券商的倒闭跟这几年香港的金融市场的走向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港股的走向。大家都知道香港的恒生指数已经连续四年下跌了,创了历史记录。这么长期的阴跌,很多中小型券商肯定是扛不住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关门停止营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港股会走成这样,是有明显的原因的。

第一,经济增长乏力,缺乏增长点。这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从香港这些年的GDP的数据就清楚了。2018年-2022年香港的GDP分别为3617亿美元,3631亿美元、3449亿美元、3689亿美元,和3598亿美元。从上述数据就看的出来,5年时间香港GDP基本是在原地徘徊,原地踏步踏,增长非常缓慢,甚至下滑。而隔壁的新加坡2020年的GDP为3484亿美元,可以说跟香港是同一起跑线,但是到了2022年新加坡的GDP却达到了4668亿美元,足足比香港高出了1070亿美元。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总量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是不断扩大了。这样的经济走势必然会造成资本市场的疲弱,资金没有信心,反而会不断持续外流。这是其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港股不合理的税费等交易成本。虽然今年为了能刺激港股的流动性,香港已经将港股的交易印花税进行了下调,从0.13%下调到了0.1%。但是依然跟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资本市场有很大的差距,像美国、新加坡、日本等股票交易所的印花税很早就取消了。但是香港一直保留着,虽然能为政府增加税收,但无形中也是增加了交易的成本,导致港股的成交量一直很低。

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的前11个月港交所的日成交金额仅为1056亿港币。这可是拥有2千多家上市公司的全球大型交易所啊。这意味着很多股票几乎全天都是零成交的。而美股特斯拉一天的成交量就超过几百亿美金。这意味着港股的全天成交额仅比的上美股的一只票的成交额。这个是很不寻常的现象。这样低的流动性只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资金不再交易,流动性更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港交所真的要好好思考如何改变了,不然真的越来越难了,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