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挑战赛#

网络上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无湘不成军”,一种说法是“无川不成军”,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呢?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只是他们产生的时代不一样。

“无湘不成军”,主要指的是晚清时期。

众所周知,清朝以骑射为本,八旗军队是他们进关的开路先锋。但是,自从进关之后,由于安逸生活的腐化,八旗军队的战斗力逐年下降,到“三藩之乱”时,这支曾经打遍大江南北的军队,已经不堪一击了。不得已,清朝被迫组建了一支以汉人为主力的军队,称为“绿营”,来平定了“三藩之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旗军

可是,“绿营”没有八旗军队的命,却患上了八旗军队的病,承平日久后,战斗力也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到了晚清时期,当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南方诸省后,“绿营”更是一触即败,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反而是各地自发组建的团练,在抵抗太平军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鉴于此,朝廷下令各地兴办团建,作为国家常备武装力量的有效补充。在这种情况下,丁忧在家的曾国藩在湖南募集湖湘子弟,组建了一支湘军。这支军队人数并不多,却有着旺盛的斗志,在曾国藩的率领下多次打败太平军,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心腹大患。

最终,正是这支湘军,攻入了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终结了太平天国的国运,为摇摇欲坠的清朝强行续了半个世纪的命。对于清廷来说,曾国藩功莫大焉,因此封他为一等侯爵。这是清朝晚期汉人得到的最高爵位。

曾国藩

湖南不光是产生了湘军。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另一位湖南人左宗棠也在家乡组建了一支楚军。后来,左宗棠率领这支楚军与太平军作战、与捻军作战,又收复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西域,创造了晚清时期国土失而复得的奇迹。

不仅如此,曾国藩还支持李鸿章创建了淮军。李鸿章是安徽人。他创建的淮军,自然以安徽人为主体,可淮军创建之初,力量较弱,所依赖的核心仍然是曾国藩送给他的几营湘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湘军在淮军的发展壮大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了湘军,曾国藩在朝廷说话就有了足够的底气。在曾国藩的推荐下,湘军中一大批将领成为总督、巡抚等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对晚清政局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许多地方大员在招募团练时,也很喜欢招募湖南人。于是,“无湘不成军”的说法不胫而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湘军

“无川不成军”,主要指的是抗日时期。

1937年7月7日,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军民奋起抵抗。

实事求是地说,在抗战爆发之前,川军的名声不太好,派系林立,互相打打杀杀,打仗需要的军费,全部都要从当地民众中进行摊派。而且,川军军纪涣散、作风不佳,让老百姓叫苦不迭。因此,当地民众将川军怒骂为“土匪瘟神”。

川军

抗战爆发后,位于大后方的川军本来可以袖手旁观,坐山观虎斗,但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主动请缨出战。四川军阀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后,率领10万川军出川抗日。10万川军带着简陋的武器装备,穿着草鞋,千里跋涉,走出四川,奔赴前线。在抗战中,川军参加了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等几乎所有重大战役,包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一四四师师长郭勋祺、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一二二师参谋长赵渭滨等在内的一大批川军将领浴血奋战,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书写了极为悲壮的一幕幕。

从1937年到1945年,八年抗战中,一共有300万川军出川抗日,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兵源,占全国总供给兵源20%以上,在全国各省中位居第一。其中,有64万余四川子弟兵伤亡,占据全部川军中的20%以上。这意味着,在参加抗日的军队里,每5名官兵中,有一名是四川子弟;在每5名川军中,有一名负伤或者阵亡。

川军作出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李宗仁多次在回忆录中赞扬川军的贡献:“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了战斗任务,写出了川军抗战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由此,产生了“无川不成军”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