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五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历史上,龙的爪数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变化。最初,新石器时代直至汉代,龙都是从无爪慢慢变成一爪二爪三爪,在新石器时代,玉器上已经有龙的形象出现,这些龙的爪数并不统一,有的可能无爪,有的可能有更多的爪数。这个时期的龙形象比较简单,没有后世那样复杂和华丽。以2000年发行的《龙(文物)邮票为例,图1:《新石器时代·玉龙》,图案选用了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大型玉龙,(距今6500—5000年)龙无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战国时期,龙的形态和象征意义逐渐被确定下来。在这个时期,龙的形象开始有了更多的细节和装饰,龙的爪数也开始变得更加复杂。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战国时期的龙有单爪、双爪和多爪等不同的形态。汉代的龙形象通常被描绘为三爪,这种形象可能源于当时的艺术风格和传统。在那个时期,龙的象征意义非常重要,被视为权力和尊严的象征。因此,三爪龙可能代表了当时的皇权和政治体制。以图2:2009年发行的《龙(文物)邮票为例,第三枚《汉·青龙瓦当》,图案选用了出土于陕西省西安汉城遗址的一块汉代(公元25年~220年)青龙瓦当。图3:列支敦士登邮政2023年11月13日发行的《龙年》邮票,来源中国汉代汉中一带的古代画像石龙纹,龙也是三爪,图4:泽西邮政2024年1月4日发行的《龙年》邮票小型张,图案来源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汉代画像石龙也是三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代龙的形态如下:龙的眼睛是双凤眼,开口至眼角,鱼鳞纹,独角或双角,角从眉弓生出,三爪,肘毛,多为走兽状,有鬣没有龙须,细长兽身,细长尾。有些肩部有翼(画像中幻想动物肩上会有火一样的翼),尾巴无毛。唐代坐龙(伏龙)颈部后有火焰珠,独角。图5:《唐·盘龙纹铜镜》,图案选用了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唐代(公元518年~618年)的一件盘龙纹铜镜,龙也是三爪。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的形态和象征意义逐渐发生变化。在宋、元、明等朝代中,龙的爪数逐渐增加,出现了四爪龙和五爪龙。图6:新西兰邮政2024年发行的《龙年》生肖邮票图案龙为四爪,这种变化可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和艺术风格有关。在元朝时期,五爪龙成为皇家的专属标志,而民间则仍然使用三爪龙或四爪龙。明朝时期,四爪龙开始流行,而五爪龙则成为皇帝的专属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