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说:“历史是不会重复的,但总押着同样的韵脚。”也就是说: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押韵。其实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虽然历史上不存在,但总会惊人的相似。

鉴先人处世智慧,可以帮助我们迷雾中摸索,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读历史的人,可自从读了《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三辑,可以说“拿得起,放不下”。我印象中的《资治通鉴》是纯文言文,试想有几人愿意啃这样的大部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治通鉴熊逸版》也并不是一字一句的翻译,而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涵盖了文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内容,如果孩子们读了这套书,相当于文科开了外挂。

第三辑叫秦汉风云,主要讲秦亡汉兴的历史。其中令我感兴趣的莫过于刘邦这个重要人物。

1.被封神化的身份

书中讲刘邦的相貌特征必须用上镶着金边的放大镜,以虔诚的跪姿认真窥探每个细节,语言不失幽默,据说刘邦是高鼻子,像龙,左边大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七十二在古代是个神奇的数字,72颗痣寓意天生异象,因而归天命所在。

单父县人吕公会看相,看到刘邦的相貌,觉得并非凡人,还特意把女儿嫁给了他。

司马迁的记载中刘邦真正的父亲是一条蛟龙,据说刘大妈在湖边休息,睡梦中梦到了神,恰逢雷电交加,刘老汉找老婆时,发现一条蛟龙盘踞在她身上,不久顺利受孕,生下了刘邦。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刘邦长得为什么像龙。

古代优势群体历来都有制造“合理性神话”的事情,像刘邦这样重要的人物,后人加以神话和恭维,制造“我们家族始祖不是凡人”的出身,以龙的身份来为自己造势。

刘邦性格豁达、好色,做事不拘小节,是个混社会的人,没想到如此普通的一个凡人,贵人偏要往刘邦身上撞,好运偏往刘邦身上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封神化的出身,为后来天选之子,天命所归做了了铺垫。

2.知人善任

刘邦身边重量级参谋莫过于萧何,萧何早在刘邦还没考上公职时,就多次利用自己的职务身份帮助刘邦,而且是老乡,交情不错。

萧何慧眼识珠,自从结识了韩信,便觉得他是个人才,当韩信想另谋出路逃跑时,萧何亲自去追韩信,也就有了后来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他还奉劝刘邦要想争夺天下,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韩信一样帮您谋划的人才了,刘邦听后重用韩信,并封他为“大将”,给足了仪式感。后来刘邦在韩信的劝谏下,取得了“还定三秦”的胜利。

另一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高人——张良,家喻户晓的“鸿门宴”,是张良发现杀机四伏,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于是赶紧请有壮士气概的樊哙入场,才缓和了局面,并借上厕所的机会逃命,并安排张良收拾残局。

刘邦的高明在于知人善任,善用人才,能一统天下,离不开左臂右膀的贤才出谋划策。

3.擅长借势

刘邦入武关后,秋毫无犯,且废除了秦朝的法令,与秦人约法三章,秦人都盼着他在关中称王,可偏被封汉中,此为民心可用,而且刘邦旗下的士兵大多来自关东,恋土怀乡,不断出现逃亡的士兵,此为军心可用。在韩信的分析下,还定三秦势在必行,也取得了成功。

义帝死后,本不敢应战的刘邦却采取反击,列了项羽的十大罪状,刘邦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批判项羽,项羽从一个英雄豪杰被贬为全人类的乱臣贼子,这套话术,堪称政治界的经典。

“得道者多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擅长借势,也是刘邦取得成功的优势所在。

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历史跳跃性大,每个朝代只是简单的讲讲,并不会像《资治通鉴熊逸版》这样,结合当时历史大背景,熊逸老师用风趣幽默的点评将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将历史人物抽丝剥茧,十分有代入感和画面感。

正如书中所说,历史的魅力在于审慎与豁达之间,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在文字与想象之间,在血脉与超然之间,在科学性与诗性之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