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业难,守业更难。今天,马云说:“我们一定会改。他说的改,是企业内部的改革,改掉大公司病、改掉傲慢和偏见,去拥抱当今的市场;20年前,他也说过:我一定会改,他说的是,用互联网去改变中国的商业。当时他的表达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我第一次见到马云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当时他还在主推阿里巴巴的前身,也就是做外贸平台的1688网站,那时,谁都不理解他,谁都不明白他要做什么。

我记得,那一次,他在虹桥附近的某个宾馆里激情澎湃地宣讲他的理念,然而台下的听众十分茫然。那个时代,从事外贸生意是需要得到国家相关部门许可的,是不能随意涉足的领域,也从未有人听到过“海淘”。一家民营企业想要通过拨号上网链接世界的方式去撬动“外贸”简直是异想天开,不被看好也就在情理之中。

我和静现在回忆马云的过往时,印象最深刻的一点:马云是一个开拓者。

淘宝兴起于实体商业非常繁荣的年代,有个段子说,南京路(一般特指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东路)上一块用过的脏抹布都能卖得掉,人们从来也没想到在家里点点鼠标就能购物。

我在最初的几年里对在淘宝购物也不屑一顾。直到有一天,马云当面安利,第二天我才去注册了淘宝会员。

那天,我应阿里巴巴公关王帅之邀在上海南站搭乘Y字头的绿皮火车去杭州参观他们的办公室,王帅带着我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很多工位都空着,虚位以待;每个会议室甚至男女洗手间都有个金庸作品中的武侠名字。王帅很自豪地告诉我,这是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每一个员工都有一个取自武侠小说角色的花名。马云的花名叫风清扬。

之后,我们来到了位于梅家坞的一家农家乐。正值暮春时节,茶山上的风景很美,很多游客在此品茗赏景,或闲谈,或打牌;没有人想到他们与未来的“马爸爸”会有时空交集。

我们几个来自各地的记者也随意地在一条长桌边坐下,正在交换名片的当口,马云来了。

马云问,你们都用淘宝吗?买过什么?座中,有人说买过,有人礼节性地回答:会买的。而我,则傻乎乎地表示,我没用过。马云对我说,用用看,你去注册一个账号,不会后悔的。我承认,我被他煽动了,第二天就去注册了个淘宝账号。我也承认,当时的淘宝还挺好逛的,但也没有多少能入我眼的东西可买,我挑来挑去挑中了一家出售服装的北京卖家,我选择这家店,主要是因为店主对于服装的描述比较专业,可能是在线下开实体店的。

收到衣服后,品质一般,但价格比大商场便宜了不少,我也算能接受,这就是我的淘宝初体验。

马云是一个非常善于煽动的高手,在梅家坞的那天,他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他的理想,讲他为什么要做淘宝,让我们感觉这确实是一家值得期待的,非常有希望的创新公司,虽然我们当时将信将疑。

在梅家坞喝完茶,我搭马云的顺风车回上海,马云把更舒适的后排让给我坐,自己则坐在了副驾驶。我能看得出他很疲倦,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他在打瞌睡。

快进入到上海地界时,马云的精神头儿又恢复到满格状态。他开始跟我谈他这个60后“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他说,他要把阿里巴巴做成一个102年的伟大公司,我问他:“102年是什么意思?”,他解释,就是表示要超过百年,超过那些国外的老牌企业。他说,他的公司不仅要长盛不衰,而且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段话在后来很长的时间里是阿里巴巴的宣传语。

我相信,在马云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们这些初代的互联网记者,初代用户,关于他的理想,他要赋能中小企业上网创业的理想时,他是真诚的。

不过,在当时的我们眼中,被理想光芒笼罩的马云多少有些不切实际,甚至“牛皮哄哄”。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我在很多次实地采访中,一次次地遇到“阿里巴巴”、“淘宝”以及他们的同行、后来者,见证了中国消费者切身感受到互联网为商业带来的天翻地覆地的变化,小微创业者分享到了互联网经济的红利,我和静对马云的态度从怀疑困惑变成了赞许感叹,我们知道他不仅有理想,而且确实有行动力,他的团队具备很强的执行力。我们的圈子里流行着一个段子:无论马云画了多大的饼,吹了多大的牛,第二天阿里巴巴的团队就能落实。也难怪,那段时间,“马爸爸”取代曾仕强成了机场书店的宠儿,全国机场的书店里都能听到他的杭味普通话演讲。

此刻,我们也理解了马云为何给自己取的花名叫风清扬。他的内心深处希望自己是一个世外高人、赋能者、布道者。

再一次近距离观察马云,是在菜鸟网络的成立仪式上,当马云被一群人簇拥着进入会场,当马云被问及的问题已经出离业务范围本身而是有关人事变动、股权、上市。

“马云还是那个煽动力极强的战略大师,但是有些东西已经回不到当初了”,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句话。

前不久,阿里巴巴市值被某多多反超,这是一个时代变迁的标志。这个变迁是好还是不好留待时间去验证。

在一段时间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被网民群嘲为“让天下人都做不了生意”,因为电商抢了实体店的生意,中小卖家在“淘宝”上的生存也日益艰难。

就在我和静写这篇回忆文章时,惊闻淘宝宣布了一项接近某多多的“服务绝招”——更倾向于买家的“仅退款”政策。

如果马云回归主导的改革是往这样的方向发展,天下人该如何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