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蒲松龄笔下的王生,见艳欣喜而匿于密室,闻道士“死将临”仍是执迷,终被妖挖走了人心,妻陈氏不惜吞了乞丐的痰唾才救回夫君。这故事流传近300年,概因奇幻跌宕之外,另有一番实用的醒市之意。道士交给王生御鬼侵害之“蝇拂”,象征着人们应拂去尘迷双眼之色欲,方可确保灵明心,至于彻底去除“色心”,便需以“道心”相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画皮Ⅱ》从女性出发重讲了“换心”的故事,醒市的冷静底色,又具冽艳。失去姣美容颜的靖公主(赵薇饰)苦恋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护卫霍心(陈坤饰),为情郎不惜赴死掏心。而为爱受了500年冰封之苦的狐妖小唯(周迅饰),带着做人的痴愿返回人间,要的正是一颗甘愿献出的人心。她用自己的妖媚迷倒了霍心,于是靖公主用心换了妖的皮相,然知真相的霍心刺盲了自己的双眼。导演乌尔善说,电影终究讲的是,“劫惑心色,唯爱永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乌尔善看来,这8个字的分量,远比那由冰封、掏心、换皮、大漠、征战、杀戮,乃至爱欲等等组成的130分钟的恢弘幻渺,更担得起所谓“大片”的分量。故事说的是爱与牺牲,用的也是偏向佛教公案的处理方式,无论佛教寓言,或者《聊斋》故事,“数百年经典流传早在中国人内心筑起厚厚的经验基础,就是《画皮Ⅱ》独一无二的东方故事语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终究是唯爱永恒,所以相对商业电影的说法,乌尔善反而愿意强调《画皮Ⅱ》是主流电影,即从自身文化里发掘经营正面价值观。“《画皮Ⅱ》是魔幻电影,从这个项目开始,不可回避的就是赶超好莱坞水准。但除了特效技术、影片格局,我觉得也该学习好莱坞的故事经验,好莱坞早形成他们的方式和话语,能把那些重复得不厌其烦的美国故事讲得让整个世界受用,美国梦、英雄主义、自由平等等美式价值观因此在整个世界畅行无阻。中国人也讲爱,讲奉献,但在正面价值观的经营上,中国电影显然至今尝试不足,批判否定也必要,但我想试着建构,用东方故事来讲可以普适的价值观,爱怎么面对考验,什么是奉献与牺牲,在我看这是所谓大片之大的根本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包裹这核心主流价值的情节叙事,乌尔善觉得,大片之大却又在细处,题材魔幻,但细节也需经得住推敲,耐得住咀嚼回味。这样的创作思路,在《画皮Ⅱ》里确是处处寻得到体现。比如霍心,寥寥几笔的交代全在公主对恋人的梦境与回忆之间,自幼骁勇,练就了蒙目骑射的本领,而这似是闲笔的前史,到了故事的华彩段落,霍心闯天狼族阵营营救公主而与天狼巫师展开殊死搏斗的一战,已经刺瞎了自己双眼的战士,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同样虔诚匠心的还有那些支脉辅线,捉妖师的血可以降妖,可单纯的雀妖偏爱上了善良的捉妖师,小心翼翼地呵护便成了一段净澈爱恋里最动人的组成,爱痛相生的道理又似魔幻之外的现实爱情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皮Ⅱ》的剧本前后写了一年,首先是我写了故事梗概,找来了《蒙古往事》的作者——小说家冉平老师合作,在我看来,他写的历史文笔朴实却情感动人,就胜在细节。因为是女性出发去讲故事,然后把他的女儿冉甲男也拉进了我们的团队,陈国富监制本来是经验丰富的编剧,帮我们修改多次,所以整整一年时间里,剧本是编剧写完了我写,我写完了国富老师再写,几个人就这么转着反复了五六轮之多,工夫全花在细枝末节的推敲打磨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尔善希望自己是如真正的建筑师那样,结结实实地搭建起幻想中的魔幻世界。电影里的最大反派是代表蛮荒的“天狼族”,这名称本就是由苏轼名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引来。“苏轼的北宋时代,天狼指的是辽,但这不是专指的名词,在中国文化的隐喻系统里,一说天狼,指的就是北方,所以故事里天狼族的服饰、道具,甚至行为逻辑,是我依照了包括匈奴在内的北方各个少数民族的历史,以及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史料虚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翔扮演的巫师有三场戏,第一场他是拿着肩胛骨、罂粟,倒到那个骷髅碗里喝了,讲7天之后,天狼神即将吞没太阳,事实上那是一五一十复原了中国古代的胛骨占卜。后来两军对阵,费翔捧着一个动物肝脏,那便是肝脏占卜。这都是古代游牧民族里真实存在过的,甚至现在蒙古族还保留着肝脏占卜的习俗,通过肝脏裂痕来判断吉凶。虽然是一部魔幻电影,我力求赋予情节人类学的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尔善把自己的研究笔记总结成文,在剧本之外给费翔和女王的扮演者陈廷嘉另写了《天狼习俗考》,内容包括天狼族按人种来说是什么人种,社会结构是什么样的,宗教习惯是如何建立的,他们的巫师起到什么作用,甚至为什么要做这个血祭奠,为什么要占卜……费翔看完了这些资料,非常认真地问乌尔善,是真的有这个民族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老实告诉他没有,但我们得当成真有这个民族,把假的弄得真实,恰是做电影的乐趣所在。事实上我是想给故事一套规则,这套规则可以增加故事的质感,令演员的表演趋于逼真。虽然是一个虚渺的魔幻世界,但作为导演,我应该给大家提供把感受直觉落在实处的土壤。”乌尔善这样告诉本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影片里天狼族巫师(费翔)和女王的对白,乌尔善也和声音指导经过一番考证研究,最后选择了在古代很多中亚民族使用的梵语。“我们设定天狼国是中亚的一个大国,用梵语是特别合适的。我们先写中文台词,然后从北大找来研究古语言的专家,根据台本翻译后,录在视频上,然后让费翔在内的演员们都跟着那个发音去学、去练,最后加入自己的语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皮Ⅱ》是乌尔善的第二部电影,前一部作品《刀见笑》成本区区百万元,虽在当年捧回最佳新人导演和最佳造型设计两座金马奖杯,甚至粗剪阶段就得到了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收购,但这些成绩显然仍不屑在数千万美元大制作项目面前,资历尚浅的年轻导演所要面对的重重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真心是觉得电影应该这么拍。比如用梵语,其实就是《阿凡达》的制作花絮给我很直接的启发,《阿凡达》里的纳威语,卡梅隆也是请来真正的语言学家,根据南太平洋岛国上的部落语言发展出来的。事实上,每个单词都是有意义的,我敬佩并且愿意学习这样的工作态度。我也搜集《指环王》、《哈利·波特》的制作花絮、制作手册、画册,其中有很现成的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指环王》从英国乡村请来那些不为人知的绘画手艺人,看似和电影没什么关系,但他们可能就是中世纪盔甲的收藏家,笔下的造型使人眼前一亮;或者是铸剑铁匠传人,能按照古法扎扎实实铸造宝剑,所以你看到的世界就非常逼真,甚至细致入微到每个国家的文化简史、信仰、语言、价值观,都要经过人类学的分析推敲。当然,《指环王》也好,《哈利·波特》也好,故事是臆造的,但使这种主观臆造产生魅力就在于它是遵循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建构原则的,规则清晰,逻辑严谨,在我看,这是做电影正确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中央美院附中到中央美院油画系,再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乌尔善经历过一整套学院派科班艺术教育流程。他也画过油画,搞过当代艺术,在各种以“先锋解放”为口号的纯艺术领域“混迹”多年,又有近10年的广告生涯,乌尔善很感激丰富的过往经历对自己导演道路的裨益,并称之为由实践而来的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看来,纯艺术方式的表达和作为主流电影的表达就相当于雕塑家和建筑师的区别,雕塑家做一个雕塑,目的纯以欣赏和精神沟通为主;但建筑师不能随便我盖一个房子,不考虑实际功能。‘鸟巢’形制优美,但也是在体育场功用前提下完成的。建筑师在功能之外要考虑力学上的合理,美学上的愉悦,建筑与人,人的生活和自然的关系;导演也要兼顾电影的本体美学,保持对人性的探讨,甚至对社会的担当。我希望《画皮Ⅱ》无论对于我个人的导演经历,还是华语类型电影的成长角度,都能成为具有进步意义的实践。”乌尔善说。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李东然

实习生何晓光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