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重大气候灾害频发,粮食危机加剧,能源、化肥价格保持宽幅震荡。国内复合肥企业虽区域性结构调整战略增多,但受制于原料以及其他因素,行业盈利水平处于产业链后端,同时上游无规律的价格变化导致了季节肥生产备货推迟,产能利用率难以提升。

然而,综合来看,虽然2023年复合肥面临困难较多,但从行业的发展角度来看,目前集中度得以进一步提升,产业布局也日趋合理。

预计2024年复合肥需求用量波动不会过大。

尽管复合肥的供需状况有所改善,但过剩的压力仍然存在。同时,原料成本有可能出现一定的松动。因此,预计2024年复合肥市场行情将回归理性,但阶段性的市场波动仍然存在,并且需要考虑到政策(出口)的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季节前的原料储备、旺季的瞬时产能以及品牌运作等方面都面临着考验。相对而言,规模较大的企业可能更容易应对这些挑战。

从国际、国内原料供应的角度:

由于全球钾肥价格高企以及失去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关键供应,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钾肥进口国之一,正面临需求受限的困境。预计印度今年的钾肥消费量将锐减40%,降至300万吨。由于农民在种植水稻、小麦和甘蔗等作物时正在减少钾肥的使用量,这种趋势可能会继续下去。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尽管俄罗斯的化肥并未直接受到西方制裁,但许多船运、银行和保险公司避免与俄罗斯进行贸易,这导致了全球化肥价格飙升。同时,美国和欧盟对白俄罗斯钾肥销售实施制裁,以及一些国家为保护国内市场而限制出口的举措,加剧了行业的供应困境。尽管最近几个月化肥价格从高点回落,但仍处于高位。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加拿大、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三国合计向全球出口了4456万吨钾肥,占全球出口总量的79%。由于高库存,预计明年全球化肥价格将下降10%到12%。随着供应改善,2024年价格将进一步下跌。

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国内肥料市场在过去三年内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预计2024年国家针对粮食和农产品的相关政策将直接影响到市场行情走势。为了确保中国的粮食和农产品能够稳定种植和收获,监管部门可能会通过多种手段控制氮磷钾三大原料的价格,同时也会兼顾国际贸易和国内需求的平衡,将肥料价格控制在有利于良性种植的范围内。

因此,预计在2024年,国内化肥市场将出现如下趋势:氮肥市场价格将低于今年市场价格的最高点;磷肥因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市场价格将走低;而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钾肥进口量将增大,价格也将回落。国内生产成本的下降将导致钾肥价格下降。

2024年复合肥行情运行情况预测

1月份:化肥三大原料价格基本平稳,复合肥冬季价格政策东北保持平稳运行,华北、华中区域可以从容应对春季用肥,整体市场比较平静,出现较大波动的可能性不大,各企业冬储保底政策放宽到2月底风险不大。

2月份:2月适逢传统春节,市场将会平淡过渡;2月下旬,随着返市人员增多、春耕终端用肥临近,市场氛围好转,价格或将稳中偏强运行。

3月中下旬至6月份:市场逐步转战夏季肥市场,考虑原料有下跌预期及供需不平衡因素,价格回落整理的概率较大。

2024年下半年,复合肥市场波动或趋缓,价格主要围绕成本线上下波动。

8~9月份:受需求集中启动及新一轮成本支撑,价格有小幅上涨预期,预计涨幅在200元/吨左右。

10-12月份:复合肥市场或逐步回归正常,等待新一轮冬储引导,价格波动幅度将逐步收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山丹丹农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