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离职类型和经济补偿、赔偿金》一文中,为大家讲解了劳动仲裁中,如果公司被判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则需要支付劳动者2N倍赔偿金或者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作为劳动者,如何判断公司是否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呢?

如果公司属于违法解除情形,我们又该如何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呢?

在所有的解除类型中,劳动者主动提出的单方解除以及协商一致解除,基本不会涉及违法解除情形。

主要的违法解除存在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的三种情形,就是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法第39条)、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法第40条)和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法第41条)。

首先大家一定要改变认知,并不是给了N或N+1就是合法解除,还要看解除的程序是否符合要求。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单方解除有严格的限定,需要符合实体要求和程序要求。

下面针对不同单方解除类型,一一来为大家进讲解判断违法解除的关键要点。

一、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法第39条,无经济补偿)

法条内容: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首先需要用人单位有明确的录用条件,并且告知劳动者。常见的形式是入职时让员工签订录用条件告知书。有的录用条件在公司规章制度和或者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

其次,需要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果录用条件设置不够客观,有主管评价,则用人单位举证不符合录用条件证据会不够充分。

第三,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必须要在试用期内做出。超过试用期1天,也无法使用该理由解除。

以上任何一点不符合要求,则基本可以判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首先,用人单位需要在规章制度中明确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形,且合理合法。

其次,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需要履行民主程序,并向劳动者公示。

第三,需要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形。

以上任何一点不符合要求,则基本可以判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使用此理由解除,无需在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进行规定。

重点是用人单位需要证明劳动者存在营私舞弊行为或严重失职行为,并且给用人单位造成了重大损害。

营私舞弊通常认为必然损害公司利益,严重失职要和公司受到的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公司必须掌握员工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证据,而且该损失已经实际发生。

以上任何一点不符合要求,则基本可以判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