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春秋(5)康叔后裔 位列公爵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如箦(音“则”)。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在两周交替、平王东迁的历史大变局下,有多位诸侯凭借护驾之功,爵位得到了提升。卫国君主卫武公就是其中一位。卫武公是一位怎样的君主?卫国早期又有着怎样的历史?

卫国,最早得封于卫康叔姬封,史称“康叔封”。卫康叔是周文王姬昌之子,与周武王姬发同母,是武王的弟弟。在卫康叔之下,与武王出自同一位母亲的,尚有一位最小的弟弟,名为厓(音“崖”)季。

姬封最早受封于康地,故名“卫康叔”。康地在哪,现在已无从可考。只知道在周王室畿内领地。我们根据后来康叔改封于卫地(今河南鹤壁、濮阳一带),可以推知,康地或许在成周洛邑(今洛阳)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期卫国在河水、淇水之间

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将殷商遗民分封给商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统领,并给予武庚禄父以诸侯待遇,让他侍奉商朝先祖的宗庙祭祀。但周武王又担心武庚禄父以及殷商遗民并不是真心归附周朝,担忧他们有二心,便命令自己的弟弟管叔和蔡叔前去辅佐武庚禄父,帮助他教化殷商遗民,以期让这群人更快适应商周易代的大变革,迅速接受周人统治。

显而易见,周武王名义上是派弟弟管叔、蔡叔去辅佐武庚禄父,其实是让管、蔡二叔去监视武庚禄父这个所谓的“前朝余孽”,以及一群前朝遗民。

不久,周武王驾崩,成王年少继位,由周公旦代理成王执掌国家、治理天下。然而,管叔、蔡叔却怀疑周公旦要架空成王、独揽大权,便撺掇武庚禄父起兵作乱,进攻周王室在东方的大本营——成周洛邑。

或许,在武王去世后,管叔、蔡叔二人对同样身为文王之子、武王之弟的周公旦行使摄政大权颇为不满。对王室大权的觊觎,让两位周朝宗室不惜联合商朝余孽发动叛乱,夺取大权。

周朝取得天下没几年,一场统治集团内部的动乱就爆发了,这说明“新生”的周王朝在东方的统治还不够稳固,还未让东方诸侯心悦诚服。

为了平定叛乱,同时也为了巩固周王朝对新征服土地的统治,周公旦带着成王的命令,从周朝首都宗周镐京(今西安)领兵出发,率军东征,前去解成周洛邑之围。东征的周军一路势如破竹,成功击败叛军,并斩杀了带头作乱的管叔和殷商余孽武庚禄父,又将蔡叔流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公平定管蔡之乱

这场被史家称为“管蔡之乱”(又称“武庚之乱”、“三监之乱”)的叛乱被平定后,如何管理东方的殷商旧地和遗民,成了摆在周公旦眼前的难题。管理这些桀骜不驯的前朝余孽,需要派遣信得过的亲信之人,方才能使周王放心。为此,周公旦将这些殷商遗民,分封给他的弟弟康叔封。自此,康叔封被封为卫君,封地在河水(黄河)、淇水(海河水系的卫河支流)之间的殷商旧地(今河南鹤壁、淇县、滑县、浚县一带)

然而,周公旦担忧康叔年少,于是告诫康叔,说:“你一定要找到从前殷商时代留下的贤明、有德行和年长有经验之人,向他们请教从前殷商兴盛和灭亡的原因,务必要爱护你治下的百姓。”因此,周公写了《康诰》、《酒诰》、《梓材》三篇,用来告诫康叔,谨记商纣王失去天下的原因是沉湎于酒色,商纣王年间的动乱就是从宠信妇人开始的。

通过《康诰》、《酒诰》、《梓材》三篇,周公将身为一个君子所应遵循的法度传达给康叔,让康叔好生治理属下的土地和人民,为周王室安抚殷商遗民,稳定东方新征服的土地。关于《康诰》、《酒诰》、《梓材》三篇的具体内容,我将在“西周”部分为大家具体讲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尚书·康诰》

康叔到了封地卫国,根据周公对他的告诫,安抚团结当地百姓。卫国百姓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后来,周成王长大成年,开始亲政。他任命卫康叔为周王室的司寇(西周时掌管司法、主管刑狱的官),并将重要的祭祀宝器赐予卫国,以彰显卫康叔辅佐周王的功德。根据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述《左传》的记载,成王赏赐给卫康叔的这批祭祀宝器包括大路、大旂(通“旗”)、少帛、綪(音“欠”)(音“伐”)、旃(音“毡”)旌、大吕。

大路,据三国魏人贾逵注释,也叫全路,是天子乘坐的车驾。大旂,是上面系有铃铛,并绘制有两条龙相互蟠结状图案的旗帜。少帛,也是旗帜的一种,据晋人杜预考证,也叫杂帛。綪茷,就是红旗。旃旌,一种赤色的旗帜,而赤色,在中国古代五行等哲学思想中是一种极其高贵的颜色。大吕,是一种能发出庄严、正大、和谐音乐的大钟,有一个词叫“黄钟大吕”,正是此意。可以发现,成王所赐予卫康叔的这些宝器,都是规格极其之高、只有王室才能使用的重器。可见,周成王对这位管理东方土地的弟弟,甚为倚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卫康叔

卫康叔去世后,其子姬髡(音“昆”)继位,是为卫康伯。由此可知,卫国君主已被周王正式册立为“伯”。当时,卫康伯在周王室侍奉周康王,是王室的大夫。因此可以说,周朝初年的“成康之治”,有卫康叔、卫康伯父子的一份功劳。但三国蜀人谯周则认为,父子二人不应该具有相同的谥号,因此,《史记》中所说的康伯很可能就是《左传》中所说的牟伯。

卫康伯去世后,其子卫考伯继位。卫考伯死后,其子卫嗣伯继位。嗣伯之后,其子卫榅(《史记索隐》注音“捷”,故又称“卫捷伯”)伯继位。卫捷伯死后,相继继位的还有卫靖伯、卫贞伯、卫顷侯。这几代卫国君主均是父死子继。

《史记》记载,卫顷侯重金贿赂周夷王,让周夷王将卫国君主爵位从“伯”提升为“侯”。但唐人司马贞《史记索隐》则认为,早在《康诰》中,卫康叔就被称为“侯”(《尚书·周书·康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因此,卫国君主从开国起就已取得了侯爵之位。而史书记载的“卫康伯”的“伯”,并非“伯爵”之“伯”,而是“方伯”之“伯”。

《礼记·王制》说:“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这个方伯,指的是一方诸侯之长。也就是说,卫国有着与晋国、齐国类似的地位,在一定地域内,是一众诸侯的老大。联系此前周成王赐予卫康叔的六样天子礼器,不难发现,周王对卫侯非常器重,卫国在东方有着媲美齐晋的大国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秋时期卫国位置(1)

为何《史记》从卫顷侯开始,不再称卫国君主为“方伯”,而直接称呼本身的爵位“侯”?司马贞《史记索隐》认为,从卫顷侯开始,卫国德政衰微,开始不再享有监管号令地方诸侯的权力。可以说,从卫顷侯开始,卫国影响力便有所下降,不配再享有“方伯”的称号和权力。

据《逸周书·谥法》载:“甄心动惧曰顷。”又《文献通考·经籍五》解释说:“独顷公有赂王请命之事,其谥又为甄心动惧之名,如汉诸侯王必其尝以罪谪,然后加以此谥,以是意其必有弃贤用佞之失。”

因此,从卫顷侯这个谥号“顷”亦能看出,卫顷侯当政之时,其必有亲小人、远贤臣的过失,因而造成卫国国力衰退,影响力下降,不再具有“方伯”之权。

公元前857年,在位十二年的卫顷侯去世,其子卫釐(做谥号时,音“西”,意同“僖”)侯继位。卫釐侯十三年,公元前842年,由于周厉王在王畿地区的改革举措引发贵族和国人的不满,导致“国人暴动”事件爆发。周厉王被迫出奔逃亡彘国(今山西霍县东北)。次年,公元前841年,由于朝廷没有君主,周朝卿士召穆公和周定公开始共同署理朝政,史称“共和行政”(此处采用《史记》对“共和行政”的解释)。卫釐侯二十八年,公元前828年,随着前一年从彘国传来周厉王身故的消息,周、召二公迎立周厉王之子姬静继位,是为周宣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秋时期卫国位置(2)

公元前815年,在位长达四十二年的卫釐侯去世。太子姬馀被立为国君,史称卫共伯。

卫共伯有个弟弟叫姬和,当年深受父亲卫釐侯的喜爱,给了他很多赏赐。后来,姬和用这些赏赐的财物来贿赂武士,并伙同他们在父亲卫釐侯的墓地里袭击了哥哥卫共伯。卫共伯被迫逃入卫釐侯陵墓的墓道里,并在此地自杀。卫国人因此将姬馀安葬在卫釐侯墓地旁边,并给他上了“共伯”的谥号。随后,卫国人拥立姬和为国君,这就是卫武公。

然而,《史记索隐》并不认同这个说法。司马贞引用《国语·楚语》的说法,说卫武公活了九十五岁,仍然能够在卫国国内做到为政遵规守矩,在周王室担任卿士时为人恭敬有礼,执政期间能够虚心纳谏,到他去世时,被天下人称为“叡圣”。因此,司马贞认为,拥有如此美名并被后世作为明君榜样的卫武公姬和,断不可能干出杀兄篡位的丑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卫武公

另外,司马贞引述初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对《诗经·邶(音“贝”)风·柏舟》的解读,认为卫共伯早死,其妻共姜为守住节义,故不听父母之言,坚决拒绝改嫁,因此创作此诗来自我明志。所以说,卫共伯并非卫武公姬和所杀,而是早夭,之后卫武公才被国人拥戴继承君位。

史书记载,公元前812年,卫武公正式继位。之后,他遵循祖先卫康叔的政治理念,安定内政,让卫国百姓变得和睦团结。可以说,“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就是卫武公堪称明君的内政成就。

卫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西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周幽王,西周灭亡。卫武公于此时出兵帮助周平王驱逐犬戎、安定周室,立有大功。因此,周平王正式提升卫武公爵位为公爵。这就是从卫武公开始,卫国君主开始被记载为“公”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平王封姬和为公,是为卫武公

而我们开头提到的那首《诗经·卫风·淇奥》,就是后人称赞作为周平王辅政卿士的卫武公,立有安定周室的大功,有着高尚的美德和雍容华贵的仪表,足以堪称君子。自此,卫国自卫康叔取得“方伯”之权以来,历经卫顷侯及之后数代的短暂衰落后,再次走向强盛,成为春秋初年的一方强国。

参考资料:

《史记》

《史记索隐》

《史记集解》

《左传》

《释名》

《左传》杜预注

《尚书正义》

《诗经》

《列子》

《尚书》

《礼记》

《礼记正义》

《逸周书》

《文献通考》

《毛诗正义》

姜亮夫等 《先秦诗鉴赏辞典》

王秀梅译注 《诗经(上):国风》

周振甫 《诗经译注》

李山 《解读诗经》

周明初等注释 《诗经》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