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离世,家人和各界人员紧密围在遗体左右,长子蒋经国非常悲伤,最后一次亲切地抚摸着父亲的脸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幕,恰好被摄影师抢拍了下来。而这张照片,也成了父子两人最后的合照。

蒋介石与蒋经国这对父子的感情比较复杂,有爱同时也有恨,爱恨交错。

作为父亲,蒋介石内心深处对蒋经国是充满爱意的,在日记中的一句话,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一个父亲伟大的爱。

蒋介石的日记

据说,蒋介石从1916年起,就有每日必写日记的习惯,直到1972年写不动了,才被迫停止。

这么算来,蒋介石足足写了50多年,在日记里什么样的内容都写,既有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有思想感悟,也有骂人的。当然,还有对两个儿子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1年11月28日,蒋介石含着复杂的心情,在日记里写道:“纬儿可爱,经儿可怜……”

而在更早之前,蒋介石又写道,蒋纬国“狡慢”,训问过一次,事后又开始自责,有些于心不忍。

基本上,这就是蒋介石对自己与两个孩子情感的最基础定义了。

对蒋纬国,蒋介石几乎是宠溺,对他的各项选择,都不怎么进行干涉;对蒋经国,蒋介石则为他安排好了一切,让他不容置疑地执行下去。

1901年,蒋介石与毛福梅结婚,9年后就生下蒋经国。然而,蒋介石并非一个安于过稳定日子的人,喜欢到外面去闯荡,久而久之,就与毛福梅越走越远,甚至分道扬镳。

在外面的日子里,蒋介石一度沉迷女色,有众多情人,喜欢花天酒地。起初,蒋介石痛定思痛,曾试图以曾国藩为榜样,戒掉不良嗜好。

但是,想是这么想的,却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1921年蒋介石迎娶陈洁如,1927年与宋美龄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期间,蒋介石与毛福梅一直都没有离婚,直到1927年才与毛福梅离婚,同时也抛弃了陈洁如。

蒋经国自小就在母亲毛福梅身边长大,却长时期缺乏父爱,对父亲的情感变得复杂起来。

父子复杂的情感

1939年12月12日,日军对浙江溪口展开轰炸,毛福梅没来得及逃跑,被倒塌的房屋压身,窒息而亡。

直到第2天,人们才发现毛福梅死了,她腹部受伤,肠子流了出来,一只腿也被炸飞了……

这个时候,蒋介石远在重庆,蒋经国则远在江西赣州,都没有在毛福梅的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到电报时,蒋经国既悲伤又急切,当即就日夜兼程往老家赶。他亲自安葬了母亲,并留下“以血洗血”4个字,誓要给母亲报仇。

与此同时,对父亲的缺席,蒋经国慢慢地就耿耿于怀起来。

后来,蒋介石费了好大的劲,才让蒋经国消除对他的恨。可是想要完全消除,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为,自从蒋介石与毛福梅离婚后,毛福梅并没有离开蒋家老宅,还是以蒋家一份子的身份继续在那里生活。毛福梅死后,《溪口蒋氏宗谱》将她录了上去,但写的是“蒋介石义姊”,却不是“蒋介石原配”或“前妻”。

宗谱这样写,肯定是受到蒋介石的干预,对此蒋经国能对父亲没有意见吗?

在政见方面,蒋经国也曾与蒋介石发生过分歧。蒋介石在1927年发动政变后,蒋经国异常愤怒,曾公开声明“他(蒋介石)是我的敌人”。

有意见归有意见,蒋经国对蒋介石的情感总是复杂的。蒋经国的人生,深受蒋介石的影响,不论生活还是工作中,给予父亲应有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而,蒋经国总体上是听父亲的话的。

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悲伤日常,在遗体上亲切地抚摸着,而这一幕恰好被拍摄了下来。

结语

“人情世故”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基调。无论是官场还是各类社交,亲情总大于制度。

蒋经国与蒋介石的关系就是如此,在体制里,他们是上下关系,但在家庭中,他们又是父子。因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了。

总的来说,无论情况怎么变化,蒋经国永远是蒋介石的儿子。所以,蒋经国肯定是不会比蒋介石撇清关系的,更不会断绝往来。

蒋介石离世后,父子俩抛开了特殊的社会身份,成了最普通的父子。普通的儿子,抚摸着普通的父亲的遗体。不得不说,这一幕平常,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