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一生煎包店的房租由40万涨到120万登上热搜,面对镜头,店老板一脸无奈地说,最早的时候,房租是40万,后来涨到60万,再后来就涨到120万。如今这个租金实在吃不消了,只能搬走。

无独有偶,日前有媒体报道,广州一些餐饮商户因房租过高从CBD搬到社区,一位曾在珠江新城开高端轻食餐厅的商户表示,月房租从7万涨到15万,她把店搬到附近社区做纯外卖,只需要原房租的六分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房租节节上涨相对应的是,近年以来,中式快餐可谓涨声四起,一份麻辣烫四五十元、老乡鸡一荤一素一汤50多元、麦当劳一杯牛奶23元……曾经平价的快餐不再亲民,以至于白领有了“月薪2万,吃不起一顿麻辣烫”的自嘲,网民也发出了“老乡吃不起老乡鸡”的感叹。

“便宜好吃”的中式快餐,变得让工薪阶层越来越高攀不起,背后是成本的推动。餐饮行业的主要成本无非有三项:房租、原材料和人工,有研究称,这三项成本分别占到餐饮经营成本的30%、40%和30%,《2023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去年这三项成本的增速,分别达到了3.6%,2.4%,4.8%。

三项成本中,后两者的成本构成相对合理些,而且相对可控——比如,原材料价格往往有涨有跌,涨的时候餐饮业主固然有损失,但在跌的时候,又能赚回来。一些餐饮店或采取夫妻店等家庭经营模式,或在忙时聘用一些兼职人员,从而避免过高的人工成本。

只有房租这一项,属于难以克服的”硬成本“。毕竟,后两者的成本,根据生意好坏可上下浮动,但房租这一块,不管店铺生意好不好,都是雷打不动,不折不扣要交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不用说,餐饮这种实体生意,讲得是”地段为王“,店铺选址得好坏直接关系人流量,决定了餐饮店的命运。然而,无论哪个城市,好地段的铺面租金都是高高在上的,往往是差地段几倍甚至十几倍。

因此基本上,好一点的铺面在出租时,房东都会比较强势,出价不仅较高,而且都有相应的续租涨价条款。而那些餐饮业主,往往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尤其是那些小微餐饮商家,既无品牌优势,也无规模优势,为了生存,只能硬着头皮签下高房租协议。

一旦背负高房租,餐饮企业也就背负着极高的经营压力和风险。经营顺风顺水时,可能好一些,一旦生意不太景气,那影响将是致命的。

记得此前,一条视频曾在各大平台上“刷屏”,视频里,一个小龙虾店老板深夜崩溃,正在大力摔砸门店内的桌椅、碗筷等。

经媒体采访得知,视频中的一幕发生在江苏镇江丹阳市。老板因为龙虾店的生意一直很差,营业收入连房租都难以支付,深夜情绪失控,冲动之下才砸店。

不少网友直言,今年餐饮生意难做,很多门店入不敷出,房租便成为最大的“杀手”,压倒了一批门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苦经营一整年,结果只是为房东打工,甚至收入还不够付第二年的房租,这是许多餐饮老板的无奈感叹。一些城市的平民美食消失或边缘化,高房租也被认为是最重要原因,比方说,”杭州缺少好吃的烧烤是因为房租贵?“的话题,就一度引发热议。

在房租、原材料和人工三项成本的助推下,快餐的价格上涨也就不可避免,也才会有大家直呼吃不起的四五十元的麻辣烫,23元一杯的牛奶。成本的倒逼之下,越来越多的餐饮店,不得不放弃服务百姓的平价餐饮,而转向利润更高的中高价餐饮,已成为难以阻挡得趋势。

那么,这种趋势,有没有遏止的可能呢?

人工成本这块,是很难降下来了,经济增长和老龄化的趋势下,中国的人工成本只会越来越贵。原材料这块,也不容易”降本“,如果硬要降本,搞不好可能会出现科技与狠活儿,让餐桌安全失守。商家自身的精细控本空间确实是有,但总体不太大。

那房租这块呢?现在对于餐饮高房租,民愤可谓极大,许多网友在留言中干脆把房东称作”吸血鬼“,要求参照疫情期间经验,对餐饮高房租进行干预和限制的大有人在。

高房租作为市场问题,显然不可能靠道德绑架和行政手段解决,与其人为限价限涨,不如尊重市场规律,保障和扩大供给,从源头把房租降下来。

当看到,高房租背后暴露出一些城市规划和更新的弊病,比方说,许多城市在大拆大建中,盲目拆除旧街区、旧建筑、老菜场,这些老旧物业,由于租金低廉,其实往往是养活”平民餐饮“的沃土。老旧物业大面积消失后,许多小微餐饮才不得不去租金昂贵的大商场、CBD,去寻找容身之地。

所以,快餐要降下身段,回归平民化,让工薪阶层吃得好、吃得起,考验着商家的经营能力和良心。而让我们的城市容下更多平民美食,留下更多烟火气,也考验着公共政策的担当和智慧。

鱼眼观察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