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经在平台上发表过《南京明外郭城:十八座城门位置探究(上、中、下)》和《用脚步丈量南京明外郭城墙:外郭城概貌和特征》等多篇文章,谈及南京明外郭城城门的数量及具体位置,但是,文中对此相关信息的记述和分析似乎并不完整和足够准确,因此,有必要对历史文献中关于外郭城门的记载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对外郭城城门的设置及其变迁做一个大致的推断。

下列表格即是历史文献中关于南京明外郭城城门数量及其名称记载的总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表中,白色底板表示对应文献中未出现该城门,蓝色底板表示文献中虽出现该城门,但记述采用了特别的方式。

从表中可以看出,所有文献(按成书时间顺序罗列)中共出现过观音、姚坊、仙鹤、麒麟、沧波、高桥、上坊、夹岗、双桥、凤台、大安德、小安德、大驯象、小驯象、江东、石城(关)(亦称栅栏门)、外金川(亦称栅栏门)、上元和佛宁,共计十九座城门的名称,且各文献中出现过外郭城共有十五、十六和十八座城门等三种不同的说法。

对于城门的数量,之所以众说纷纭,出现如此明显的差异,笔者认为主要由下列三个因素所造成:

其一,历史记述者和书籍编撰者或记录出现错漏,或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和准确;

其二,部分外郭城门的设置本身即处于不稳定的变化期;

其三,对有些城门是否属于外郭城门的认识和定义不统一。

根据表中所列城门设置情况,可概括出下列几点:

差异和争议主要出现在双桥门、小安德门、小驯象门、江东门、石城关和外金川门等六座城门,其中,小驯象门的争议尤其大,石城关和外金川门则次之;

观音、姚坊、仙鹤、麒麟、沧波、高桥、上坊、夹岗、凤台、安德、驯象、上元和佛宁等十三座城门毫无争议;

十五座城门的说法只是出现在早期的《明太祖实录》中,它排除了小安德门、小驯象门、江东门和石城关,恰好都涉及外郭城门的认定问题;

关于城门数量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十六和十八座两种说法之间。十六座城门的说法主要出现在更早期的文献中,而十八座城门的说法则更多地出现在晚期的文献中。

根据以上所列特点,大致可以做出判断,即,文献记载的差异和不同基本可以反映出对于明外郭城城门的认定及其设置的时间脉络和变迁,具体如下述:

1.最早记录明外郭城情况的明礼部《洪武京城图志》中未记入双桥门,可能的原因有二,其一,也许说明外郭城的丁字墙开建较晚,对应的双桥门尚未出现;其二,丁字墙虽已建成,但该书编撰者并未将丁字墙看做外郭城的一部分,所以未记入其中的双桥门。

2.小安德门和小驯象门在功能和建成时间上都具有其特殊性,所以,早期文献中出现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对这两座城门定义上的争议。礼部《洪武京城图志》和解缙等编撰的《永乐大典》(成书时间:永乐六年,1408年)中均记载有小安德门和小驯象门,而在稍后出现的《明太祖实录》(成书时间:永乐十六年,1418年)却未将这两座城门记入,或许说明,其编撰者认为这两座规模小而简单或有临时性质的城门不能算作正规的城门。

而实际情况是,小安德门和小驯象门的地位和命运也不一样。

小安德门原本确实不在外郭城门建设的规划之中,但由于外郭城和内城之间有一个琉璃窑(在今窑岗村一带),专门烧制皇家御用建材,如明孝陵、皇宫和大报恩寺等所用的琉璃瓦均在此烧制, 为运输烧制琉璃瓦的柴薪和材料之便,又在距离琉璃窑最近的外郭城上专门加开了这座城门,而且,这座虽然是后期添建的城门一直得以保留下来。

小驯象门只出现在最早期的礼部《洪武京城图志》和解缙等编撰的《永乐大典》中,而后期的所有文献均未将其记载其中(文献23民国朱偰《金陵古迹图考》虽录入小驯象门,但实际上该书应该是对各历史文献的综合和概述),说明小驯象门后来已消失。

事实是,驯象门的来历与当年的南京有驯象场所有关。据载,明洪武中,牧象于沙洲乡,即今沙洲圩(今上新河一带),所驯之象往宫城内的“动物园”须道经于此处,故而有驯象街之名。驯象街在中华门外长干桥西南,因地处中华门的西面,所以原叫西街,因常有从沙洲乡经由驯象门而来的象群走过,故而又叫驯象街。而驯象街所对的外郭城门就相应地被称为驯象门。

一开始确实有大、小两座驯象门,但后来朱棣迁都,不再需要运送大象进城,位置偏僻的驯象门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而只留下一座,其中的小驯象门因此而被逐渐废弃。(参考拙文:用脚步丈量南京明外郭城墙:外郭城概貌和特征)。

3.石城关和外金川门所处地带均靠近长江,由于其特有的地质特征,地质松软,易于渗水,无法夯实,要建城门,无法做成坚实的地基,只好以木桩为基础,以栅栏为门,所以它们都曾被简单地称为“栅栏门”。或者说,它们简单到一开始连城门的名称都没有,也许因此而被一些文献排除在外郭城正规的城门之外。所以,从整个历史来看,之所以出现16与18座城门之差异,焦点正是在对江东门北和内城仪凤门西的这两座栅栏门的不同认定上。

关于这一点,文献5的记述是最好的证明,明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列举了十六座城门之后,又补充说:“此《京城图志》(即表中文献1)所载也。今俗云:‘里十三,外十八’,西又有栅栏门二,一在仪凤门西,一在江东门北,共十八门。”这里所说的仪凤门西和江东门北正是后来被命名为外金川门和石城关的两座城门。

4.在早期的《明太祖实录》和《永乐大典》中,江东门未被录入,也许和它所处的特殊位置有关,因为,它和石城关一起孤悬于外郭城在城西的巨大豁口之中,位置和功能都比较特殊因而也许会被忽略,正如我在《用脚步丈量南京明外郭城墙:外郭城概貌和特征》一文中所分析和认为的那样,在外郭城面西的方向,内外城已合二为一,孤零零位处豁口中的江东门及其附近的栅栏门(后名为石城关)只是一种防卫上的辅助和补充,所以在早期的认定上出现分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江东门又是实实在在的一座城门,只能隶属于外郭城,因而在其它文献中都被认定为外郭城的城门之一(除清《乾隆江南通志》中偶然地被遗漏之外)。

所以,关于南京明外郭城城门设置及其数量,完全可以得出如下这样的结论:去除早期不稳定和其它偶然的因素,16和18座城门之争实际上就是针对城西两座栅栏门(石城关和外金川门)认定上的争议。

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随着早期存在的小驯象门的消失和后来添建的小安德门得以持续保留,随着城西部两座栅栏门得到认定且有了“石城关”和“外金川门”的具体城门名称之后,更为普遍也为更多人所接受的说法是,南京明外郭城共有城门十八座

南京民间有谚语曰:“内十三、外十八,一根门闩往里插”,其中内十三和外十八正是指内城和外城分别有十三和十八座城门,一根门闩则是指双桥门所在的丁字墙。这一流传久远的谚语也让十八座的说法显得更为可信。

明陈沂(1469-1538年)《金陵古今图考 • 国朝都城图考》文中说辟有十六座门,但具体只列举出十五座门(可以认定为错漏),而其中的《明都城图》中却又标出了十八座城门,包括江东门北的栅栏门和仪凤门附近的外金川门。

标有包括外金川门和栅栏门等十八座城门的《明都城图》

而在顾起元所著的史料笔记《客座赘语》(成书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五年,即1617年)中,记载有“今俗云:‘里十三,外十八’,西又有栅栏门二,一在仪凤门西,一在江东门北,共十八门。”,这段话说明,当时已出现前文所述的民间谚语,认定外郭城有十八座城门,但同时又显示,当时城西的两座栅栏门其名称还不够规范和没有得到公认,处于不稳定期,故而与此相对应,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两座城门依然存在认定上的争议,所以才同时存在“十六座城门”之不同的说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八座城门的说法基本得到公认,从而稳定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同治上江两县志》中的《明应天府外郭城图》

出版于清同治时期的《同治上江两县志》之《明应天府外郭门图》中,则已同时出现外金川门和石城关的名称。

也就是说,最后比较合理的的结论是,从最北端起,按顺时针方向,外郭城城门分别是观音门、姚坊门、仙鹤门、麒麟门、沧波门、高桥门、上坊门、双桥门(位于丁字墙上)、夹岗门、凤台门、大安德门、小安德门、驯象门、江东门、石城关、外金川门、上元门和佛宁门,共有城门十八座。

南京明外郭城十八座城门及其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沧波门和高桥门之间的一段外郭城墙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