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0年的一个早晨,穿着警察制服的墨西哥共产党士兵闯进了一户人家,对卧室进行了长达20分钟的扫射,耗费了超过300发的子弹,却没有检查一下房间里的人是否死亡,匆匆忙忙逃离了现场。幸运的是,房主和他的妻子侥幸生还。这场暗杀行动的组织者是克格勃,也就是苏联国家安全总局,他们向来不会做出如此草率的行动。但如果他们知道这场行动的目标是托洛茨基,结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托洛茨基是一位富农出身、犹太人血统的革命家。尽管他本来是既得利益者,与革命完全不相关,但他深深地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在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之后,他仍然保持着政治活动,经常为《东方评论》写文章,主要内容是文学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曾经批评过的作家包括:尼采、左拉、莫泊桑、果戈理以及俄国国内著名和不知名的作家。他逃离西伯利亚后,他的目的地是列宁的《火星报》,尽管他没有见到自己的偶像和同志,但他成功地加入了《火星报》的团队。然而,他的下一站却不再是休息,而是要前往基辅、哈尔科夫和波尔塔瓦等城市,寻找当地的《火星报》同志。非常不幸的是,他一无所获。但列宁对他非常好奇,并要求他尽快来到伦敦与他见面。最终,在使用假护照和偷渡的方式下,托洛茨基于1902年10月抵达了伦敦。托洛茨基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即使是在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日子里,他也没有放弃他的理想。他的勇气和决心值得我们敬佩。一位不会英语的人如何和偶像列宁见面?

托洛茨基用手语租了马车摆脱了语言障碍,找到了偶像列宁的住所。列宁和他的妻子被托洛茨基的三声敲门吓了一跳,但随后,托洛茨基和列宁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虽然托洛茨基并未一直跟随偶像列宁,而是在两个派别之间左右横跳,但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观点,最终成为了单干户。在狱中写下了《总结与展望》的托洛茨基,提出了不断革命论。虽然左右逢源,但托洛茨基的革命观点和列宁总体上是一致的。1917年的俄国二月革命,为托洛茨基回国提供了机会,但他在途中却被当局逮捕,送入了集中营。幸运的是,列宁对此提出了抗议并要求临时政府营救托洛茨基,最终托洛茨基获得了自由,回到了彼得格勒,并成为了苏维埃主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回到彼得格勒之后,托洛茨基采取了最激进的不断革命立场,主张将革命立即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托洛茨基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个大国的命运,在一战的残酷浩劫中被彻底改变。这个国家的人们不得不面对无数的困难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个人物,他的名字是托洛茨基。他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人物,拥有着异常高的人格魅力。在他的影响下,很多人都开始认为他是俄国革命的头号领袖。他的不断革命论也在当时得到了验证,人们开始意识到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刻不容缓。1917年7月1日,临时政府不仅没有退出一战,反而命令俄国军队继续在西南战线发起进攻。

这让列宁、托洛茨基等领导彼得格勒50多万工人、士兵和水兵上街游行,高呼“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要求苏维埃中央执委会立即夺取政权。但是,警察却向示威群众开枪,造成了400余人的伤亡。临时政府宣布首都戒严,解除工人武装,封闭《真理报》并通缉列宁。在这样的血腥镇压下,布尔什维克被迫退缩,托洛茨基也被捕入狱。但是,他很快被释放,他的不屈不挠精神以及不断革命的理论,成为了后来俄国革命的重要力量。在列宁主持下,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终于在1917年10月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十月革命,托洛茨基是很少数支持发动革命的领导人之一。他指挥着军事革命委员会,带领士兵和工人们完成了震惊世界的血less政变。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社会阶层都通过不同的途径,提供了各自的情报、信息和支持。托洛茨基从这些数据中,找到了有价值的线索,成功地发动了革命。在10月24日的夜晚,武装小组占领了电报局、电话局、火车站和桥梁,并占领了政府的所有机关。没有任何抵抗,没有任何伤亡。托洛茨基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瘫倒在沙发上。第二天,军事革命委员会宣布,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一切政权归苏维埃所有。苏维埃成立后,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结束一战。然而,苏维埃内部却出现了分歧。1917年12月3日,苏德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托洛茨基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支持将谈判破裂,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给了苏维埃一个机会,开始推行经济改革,最终达到了苏维埃的核心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俄国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面临着国内外诸多困难,其中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停战和签订和约。而在这个问题上,列宁与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立场。列宁主张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但布哈林却反对这一做法,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而托洛茨基则是站在了中间位置,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然而,这种近乎妥协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许多人认为,不能与帝国主义妥协,要和德国抗争到底,打垮德国。

最终,在列宁的辞职威胁下,苏维埃政府决定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这一条约割让和默认德国占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支付了高达60亿马克的赔款。虽然这一条约看起来十分不利于苏维埃政府,但幸运的是,一战德国战败后,这些条款也作废了。托洛茨基在苏维埃政府内担任外交部首脑和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务。他始终非常清楚,军队需要制度和纪律的支持,这是保证战斗力的基础。因此,他制定了一系列军队条令和军律,对临阵脱逃者采取了极其严厉的处罚:一律枪毙,送他们去见尼古拉二世。托洛茨基虽然从未当过兵,但他却展现出了非常出色的军事才能,成功组建了红军,抵御和清理了协约国入侵军队和白党的进攻。

正是凭借着托洛茨基的才智和决策力,苏维埃政府才得以稳定下来,完成了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型。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托洛茨基不仅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个具有强大领导力和军事才能的人。他的贡献至关重要,为苏维埃政府的发展和顺利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的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着极其不容乐观的局面,他们必须同时面对来自多个敌人的威胁:白军、反革命武装以及来自英、法、日、美等国的干涉军。这些令人担忧的情况使得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尤为重要,托洛茨基则以其挽救“共产主义”的砖瓦为基础,大胆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首先,托洛茨基坚定地提出,红军中必须纳入一部分沙皇军官,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和训练有素,能够为红军的作战能力提供支持。

这个决策虽然在当时引起了争议,但列宁作为苏维埃第一领导人表示了支持,他认同托洛茨基的想法。正是有了这些“被摧毁的旧制度的大厦上留下的砖瓦”,红军才能成功地挽救了“共产主义”。其次,政委制度的实施对红军的建设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从连一级到总司令各级都设有主管政治工作的政委,他们主要由布尔什维克的党员骨干担任。政委在战斗中经常带头冲锋,甚至导致政委的死亡率非常高。这种政委制度不仅使红军成为一支高度政治觉悟的忠诚部队,还防止了不同部队在军事问题上结成联盟,从而确保苏维埃保持对军队的控制权。任何军事指令在未经政委授权之前都是无效的。这一重大措施对于建立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赢得国内战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国内外的多重威胁,托洛茨基充满热血地穿梭在各个战线,坐在装甲列车上,亲自指挥战斗。他的列车成为了他的流动办公室、流动指挥部。这种敢于亲临战场的勇气和决心,加上建立起的强大军队,使得内战的局势对苏维埃来说一片大好。最终,1920年底托洛茨基领导的红军取得了胜利,守住了来之不易的苏维埃胜利果实。因为在内战中的卓越表现,托洛茨基被人们誉为“红色拿破仑”,被尊称为“红军之父”。他的决策和指挥,使得苏维埃共和国能够在危机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在那摇曳的烛光中,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着,他们用勇气和智慧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历史。1922年5月,托洛茨基在莫斯科河捕鱼时不慎受伤,期间得知苏维埃领袖列宁中风,一度陷入病重的状态。

虽然列宁最终恢复了工作能力,但他开始担心官僚主义在政府和党政机关中的蔓延。于是他召见了托洛茨基,组成了列宁-托洛茨基集团,旨在解决官僚主义和中央组织局的问题。而这个中央组织局,正是由斯大林等人领导的。接下来,斯大林等人将采取怎样的行动,托洛茨基在列宁逝世后又将如何扭转局面呢?事实上,这一阶段的苏维埃政权内部斗争异常激烈。斯大林等人代表的“官僚主义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强行推行集体化、工业化等政策,导致苏维埃内部的矛盾不断加剧。而托洛茨基代表的“左翼反对派”,则认为这些政策忽视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主张通过发动人民群众,促进革命的发展。两个派别的矛盾日益激化,直到列宁逝世后才达到高峰。托洛茨基此时却发现自己处境十分尴尬。

虽然在列宁时期他是党内的重要领袖之一,但随着列宁逝世后,他逐渐失去了在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的影响力,而斯大林则成功地掌握了党和国家的实际控制权。1927年,托洛茨基被驱逐出党,并被迫流亡国外。此后,他试图以各种方式翻盘,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托洛茨基在墨西哥被暗杀,一生的追求也因此落下了帷幕。 这段历史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性。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代表了苏维埃政权发展的两种不同方向,也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势。虽然他们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托洛茨基的失败,但同时也启示我们,一个政权的发展和一个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多元化、开放性的思想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