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即将结束,回想在疫情刚结束的年初,多少人曾对未来抱有美好期望:更灿烂的太阳、更好的工作,更优沃的薪水,当然也包括更好的投资回报。但这一年走下来,很多人愈来愈心灰灰、意冷冷。A股大盘在3000点线上反复挣扎,仿佛回到了2015年那个灰色的下半年。那一年,市场消灭了很多机构、游资和散户。今年的市场,同样消灭了很多满怀希望的机构和散户。在基金市场,2021年以来,伴随着众多赛道股崩溃式下跌,很多产品已经连续三年亏损,大量基民亏损惨重。

亏损之王喜欢追热点

探长统计了主动权益基金产品2022年-2023年第三季度末的收益情况,数据非常惨烈,至少150只基金不到两年时间累计净值亏损40%以上,其中最大亏损超过88%;亏损幅度超过50%的高达107只,占比71%;亏损超过60%的有34只,占比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份亏损排行榜上,前三甲累计亏损超过了80%,它们分别是民生加银创新成长混合A、诺德优选30混合、上银科技驱动双周定期混合A。在亏损前十名中,涉及到的其他基金公司包括恒越基金、东吴积极你、前海开源、摩根基金等,其中,上银基金3只产品入围,恒越基金两只产品入围。

民生加银创新成长混合A 在2020年末规模约6亿,如今只有0.25亿,基金经理陈洁馨2021年12月上任,迄今刚满2年。持仓情况显示,陈洁馨过去两年大部分时间前十大持股都是医药股,而医药股的行情这两年一直处于阴跌之中。但是,陈洁馨貌似喜欢穿插着炒短线热点,例如2022年二季度末,基金十大持仓全换成了光伏和新能源股票,但是,陈洁馨换仓偷吃显然是挨打了。202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民生加银创新成长净值跌了31%。2023年二季度末,陈洁馨又跟风追了最热的AI和TMT概念,这一次,陈洁馨炒短线再次以割肉换成医药股结束,2023年二、三季度,基金净值亏损32%。

这两次立正挨揍,成就了陈洁馨,让她成为过去两年基金业内当之无愧的亏损之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探长想几句,很多基金经理炒短线的能力还不如散户,偏偏比散户还喜欢追热点,其中原因究竟是管不住手还是为了拿基民的钱追求快感,探长也不清楚。如果你坚持押注医药导致亏损也就罢了,基民最多认为你是单一赛道赌徒,你频繁追赶热市场热点参与投机炒作,没赚钱罢了,还每次都挨打。这到底是去炒股还是去追着接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诺德优选30混合有两任基金经理:杨霞辉2017年4月-2023年5月;牛致远2023年5月接任至今。杨霞辉在这一只基金上干了6年,任期回报-33.94%,2018年-2021年的白酒、医药、新能源和半导体,每一条疯狂的赛道她都没抓住,说明她确实与基金经理这个职业无缘。接任的牛致远也不给力,2023年三季度把净值干出了-35%,同期沪深300跌幅不到4%,同类平均跌幅也只有8%,不知道牛经理买了什么股跌得如此惨。

截至目前,诺德优选30优选规模只剩1900万,没有奇迹的话,应该离清盘不远了。

跌幅榜第三名是上银科技驱动双周定期,该基金2021年6月以来已经换了3拨基金经理,每一轮都以惨败告终。最惨的是上一任基金经理施敏佳(2023年9月27日卸任),任期回报-54%。探长看了下,施敏佳2021年和2022年追新能源和半导体,2023年上半年追AI,也是个妥妥的韭菜。

对了,施敏佳目前在管的最后一只产品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混合A排在跌幅榜第五名,他也是唯一一名两只产品挤进跌幅榜前五的基金经理。

除了上述两只外,上银基金还有一只产品上银核心成长混合A进入了跌幅榜前十名,不过这只产品在11月29日已经清盘。

跌幅榜前十名中,恒越基金有两只产品入围,分别是恒越品质生活混合和恒越优势精选混合,这两只产品的主要管理人是叶佳。叶佳2021年3月开始管理恒越优势精选混合,2023年4月添加另一名基金经理吴海宁;2021年8月管理恒越品质生活混合,2023年4月添加基金经理吴海宁,11月17日卸任。

过去两年,叶佳管理的这两只产品净值跌幅分别为78.39%和69.61%。探长看了下,叶佳的持仓比较混乱,2022年四季度,恒越品质生活混合前十大持仓重仓了多个港股消费股,东方甄选、海伦司以及九毛九等,显然,叶佳和部分当时的基金经理思路一样,试图博取疫情末期的消费反弹行情。探长在2022年时听过某知名基金经理的一次线下演讲,该基金经理对于A股较为悲观,但对港股的反弹预期比较乐观。叶佳当时应该也是秉持这一看法。但她2023年一季度清仓了上述个股,从基金净值走势看,她的这次投机以亏损9%告终。

摩根、广发和华泰柏瑞上榜最多

探长统计了一下,在150只跌幅超过40%的基金产品中,摩根基金上榜数量17只,位居榜首;摩根基金原为上投摩根基金,2004年由摩根资管和上海信托共同组建,是业内知名的中外合资公募基金。2023年,经证监会批准,摩根资管完成对上投摩根基金的全资控股。目前,摩根基金管理规模1294亿。

这17只产品涉及到陈思郁、杨景喻、倪权生、郭晨、李博、方钰涵、李德辉等基金经理,而摩根基金基金经理人数合计32人,此次上跌幅榜的约1/4,沦陷的有点厉害。

作为一家外资基金,业绩不给力除了市场行情不好,基金经理团队能力和敬业精神也很关键。近日,有安信证券销售员工的一份PPT流出到市场上,内容显示,摩根基金的基金经理喜欢重仓股上门“反路演”、喜欢“一对一”,服务偏好“礼品类”。

基金经理坐在公司,等着上市公司和卖方美女上门送礼拜访,这样的产品业绩能好到哪里去呢?投资人对这样的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应当敬而远之。

此次排在跌幅榜总数第二位的广发基金也值得说一下。此次广发基金上榜的8只基金主要是明星基金经理刘格菘、郑澄然的产品,其中,刘格菘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期、广发双擎升级混合A/C、广发多元新兴股票上榜;郑澄然的广发兴诚混合A/C、广发诚享混合A/C、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C上榜。

之前探长曾经探讨过郑澄然和刘格菘的持仓情况,这两位都是铁了心豪赌新能源赛道的赌徒。以以刘格菘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为例,截至2023年19月末,前十大持仓主要为新能源及部分半导体,持仓集中度高达71.7%;郑澄然的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更夸张,截至2023年9月末,前十大持仓集中在新能源股票上,持仓占比高达88.3%。

跌幅榜第三名华泰柏瑞基金也是个冤种,此次上榜的6只基金中,有4只属于基金经理牛勇。牛勇目前管理6只基金,管理规模35.47亿元。让人叹为观止的是,牛勇管理的6只产品近一年跌幅接近40%,近两年有4只超过46%。面对基民在各个基金社区排山倒海的投诉批评,这样一位基金经理能还能继续在华泰柏瑞基金拿高薪混日子,可见该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到什么地步。

另外两支基金中,华泰柏瑞质量精选混合A/C 的基金经理是李晓西和陈文凯,华泰柏瑞质量成长混合A/C的基金经理是李晓西。2022年和2023年前三个季度,李晓西在这两只产品上的累计亏损均为50%左右。根据华泰柏瑞的官方介绍,李晓西2018年7月刚加入华泰柏瑞,便在8月成为华泰柏瑞副总经理。李晓西身上带着一大串光环,诸如华尔街北京、拥有拥有CFA、FRM等多个证书,曾管理美元资产规模超百亿,管理过主权基金等等。目前,李晓西在华泰柏瑞官方介绍里仍然是核心高管之一,他的职位包括副总经理和投资总监。

附:跌幅榜第51-1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