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各省的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省人民政府主席,比如青海省的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这个职务相当于后来的青海省省长。不过,直到1954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才改为青海省人民委员会,最高行政长官也改为青海省人民委员会省长,简称“青海省省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按照正式的省长称呼,青海省的第一任省长名叫孙作宾,也是在孙作宾任上,青海省人民政府改为青海省人民委员会。不过,在主政青海省期间,孙作宾却被划为了“右派”分子,身心受到极大的迫害。那么,孙作宾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来又过得怎么样呢?

孙作宾出生于1909年,陕西省西安市灞桥豁口村人。早在读书时期,孙作宾就受进步思想影响,开始参加爱国运动。土地革命时期,孙作宾曾在西北军从事宣传工作,并秘密加入了我党。在我党的领导下,孙作宾经历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在统战与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孙作宾担任了甘肃省委副书记兼省委统战部部长等职务。那段时期,他主要协助省委主抓建党建政工作,孙作宾一方面积极培养与发掘干部,充实各级领导班子。另一方面,他还积极恢复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巩固新生的政权。

孙作宾非常注重统战工作,他深知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众多,统战工作必须要引起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孙作宾在1952年写成了《关于甘肃民族统战工作的报告》,这份报告上报到统战部,主席看了之后认为“很有用”,随后这份报告被下发全国各地,当作统战工作的参考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4年,孙作宾被调到青海省,担任了青海省委第二书记兼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年年底,青海省人民政府改为青海省人民委员会,孙作宾也成为青海省的第一任省长。到青海后,孙作宾运筹帷幄,积极做好统战工作,发展当地的工农业,为完成青海省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及当地的社会主义改造作出了突出贡献。

不过,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孙作宾也受到了冲击,1958年年初,青海省委召开二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这次会议之后,孙作宾被贬到青海省图书馆当馆长,不久后,孙作宾又被开除了党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针对孙作宾的批判会是青海省委第一书记高峰主持的,给孙作宾定的主要“罪行”包括“反对对畜牧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反对对畜牧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这次会议还否定了孙作宾在统战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诬陷孙作宾“别有用心”。

在这之后,孙作宾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受到错误对待,尤其是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特殊时期”,孙作宾多次受到批斗,身心受到极大的迫害。但孙作宾坚贞不屈,拒绝了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不实之词,保持了崇高的气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孙作宾恢复了一切名誉,1979年,孙作宾重新复出工作,担任了陕西省革委会副主任,后续又担任了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3年,孙作宾主动退居二线。晚年的孙作宾并没有闲着,他笔耕不辍,撰写了十多万字的革命回忆录,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2002年,孙作宾在西安因病去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