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美国实施“曼哈顿计划”首爆原子弹成功时,以色列国家还没有在中东出现。随着阿以冲突的爆发与持续,核能的威力与原子弹的巨大破坏力很快吸引了中东国家的注意力。以色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埃及、土耳其、海湾合作委员会及伊朗等国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核能、核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中东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以色列

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周国的阿拉伯国家拒绝承认,随即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为了建立战略遏制力量,以色列转而秘密研制核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50年代,以色列即开始秘密进行核研制活动。1957年,以色列开始从南非进口铀矿石,用于核能研究。在法国、美国和南非等国专家的帮助下,1959年,以色列在位于内盖夫沙漠的迪莫纳建立了最初的核反应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色列在1966年就跨入了“核俱乐部”,成为事实上拥有核武器国家。1986年10月5日,曾在迪莫纳核研究中心工作的以色列工程师瓦努努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发表了题为《以色列秘密核武库揭秘》的文章,首次详细披露了以色列核基地的状况。以色列历届政府在是否拥有核武器问题上采取了一种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模糊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6年,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在一次公开活动时一度失言,承认以色列拥有核武。在以色列的秘密核计划以及核能力曝光后,阿拉伯国家普遍表示反对。以色列一直拒绝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根据西方一些相关专业机构的评估,以色列不仅已成为中东唯一的核国家,而且其核武器规模排世界第六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以色列可能拥有200~400枚核弹头。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估计,以色列拥有大约80枚完整的核弹头,其中50枚使用弹道导弹进行投送,其余核弹头可以用飞机进行投送。

2伊拉克的核计划

伊拉克早期的核研究始于1959年,伊拉克与苏联签订协定,涉及建立一个小型的核反应堆,但这一计划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1968年,伊拉克签订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石油收入的提高,20世纪70年代伊拉克加快了核建设步伐,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向伊提供了专家援助,在与这些国家签订核合作协定时,伊拉克一再明确宣称它发展核技术是“用于和平”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4年,伊拉克与法国签订协议,由法国帮助伊拉克在巴格达东南的塔穆兹建立一个核反应堆,还派遣100多名技术人员援建伊拉克核设施。当年法国还答应提供75公斤浓缩铀作为燃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伊拉克还与意大利在核技术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一直以来,以色列都把周边阿拉伯国家发展核技术的举动看作对其安全的重大威胁。1980年6月,以色列策划了“巴比伦行动”计划,出动战机,长途跋涉轰炸了伊拉克的核设施,使得伊拉克苦心经营的核设施基本报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利比亚

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一直被认为曾经想发展与拥有核武器。20世纪70年代,利比亚领导人曾经有过企图从苏联和中国“购买”核武器的骇人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为了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恐怖分子手中,加大了对伊拉克、利比亚、伊朗等国的制裁。

面对西方国家的压力,利比亚被迫同意西方提出的一些要求。2002年10月和12月初,美英两国的专家组分别前往利比亚,参观了10处与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关的地点。

2003年初,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同意解除核武项目,并向美国和联合国核官员开放核设施,调查人员在利比亚发现了离心机设备和核弹弹头设计图纸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2003年12月,利比亚放弃包括核武计划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并于2004年3月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及其附加议定书。2004年初,利比亚移交给美国、英国和国际核查人员的关键核技术材料,数量远远超出了美国情报专家预计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1年3月,以法国、美国为代表的北约发动了利比亚战争,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卡扎菲本人也葬身沙漠,利比亚试图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历史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