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军队……约瑟芬……”

电影结尾,以字幕的形式展示了这位前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最后的“遗言”,属于拿破仑人生最在意的——爱法国、爱打仗、爱老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同于我们于谦老师人生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

这是打开电影《拿破仑》的正确方式。

雷德利·斯科特,当下好莱坞为数不多依然活跃在第一线的巨匠导演,为我们交出了这份非常典型却又与众不同的史诗电影答卷。典型之处在于电影可称鸿篇巨制,质感厚重;与众不同是在于两方面:

★其一在这个高调娱乐、快餐电影充斥的时代下,该片的史诗风貌显得特立独行,仿佛就像电影里拿破仑把共和国直接开倒车重返帝制登上王位。

但这个“倒车”还得看是谁在开,像是拿破仑这样的人物那就没问题,大家心服口服,不服的就把你打服……同理雷德利·斯科特也是如此,在这个环境下拍史诗片,老雷拍那就没问题。

★其二该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严肃史诗,反而视角独特。用我们熟悉的话术来形容,电影的名字就是《戏说拿破仑》《法兰西皇帝演义》《炮兵传奇》……

俺并不在意拿破仑的历史形象,也不在乎法国人民是如何评价其为“乳法大片”,毕竟作为“第三方”观众,没有什么情怀方面的牵挂,只是关注电影本身,看看雷德利·斯科特(如下简称老雷、雷公)在本片中这个“倒车”开得如何。

专为大银幕而生

先简单说下大家最为关注的场面戏,一句话,雷德利·斯科特的电影,超越题材和类型,你可以不关注故事,但画面一定是顶级的。

老雷广告导演出身,是视觉大师,会在摄影、构图、色彩乃至服化道组成的极富层次感的画面,导演说了,这次《拿破仑》主要都是实拍,拒绝C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也是美术生出身,其独特的视觉风格,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美术功底好,无论是他所绘制的分镜图、还是成片里的色彩元素、对于画面层次的控制,让他的作品里,充满了丰沛的视觉元素和奇妙的场景构图。

★对于展示远景,老雷特别喜欢在镜头前端(近景),安排一个活动的角色或物体。处于前端的角色,与一直延伸直至镜头远端的场景,构成了对角线形式构图,来体现空间的纵深感,从而营造出了空间的开阔和场景的宏伟。

(后来这一招被迈克尔·贝学了去,在《变形金刚》大场面里大量这样的构图)

如同电影里的滑铁卢战役,远景时骑兵冲锋的压迫感、近景时士兵方阵鳞次栉比的燧发枪和刺刀,视觉冲击极强。

★对于展示近景,老雷则喜欢在对角线构图的特征下格外强调层次感,用服化道突出细节,并且有着很强的设计效果。

如同拿破仑与约瑟芬的婚礼,丰富的服化道元素,室内场景的光线对比,视觉内容非常之多,却又不显得凌乱,而是有着异常精致的疏密对比,很明显这些看似堆砌的元素,每一个都是精心设计的产物。

★最后,这种擅长玩视觉的顶级导演,是可以用镜头讲故事的。

全片俺最喜欢的战争戏是“三皇之战”(奥斯特里茨战役),完全用镜头调度,把俄奥联军的进攻+法军设伏,拿破仑指挥下,对其翼侧和侧后几波冲击,将敌人赶到湖面之上围攻的节奏感,呈现的异常清晰,且没有具体台词,完全用镜头书写。

话不多说,雷德利·斯科特的电影,场面戏和画面效果,绝对没得说。他的电影,无论是宏观的层次感还是微观的细节,是为大银幕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了,《拿破仑》并非你想象的那种依靠战争场面撑场的电影,这里要打个预防针,6场战争戏,在全片里占比并不大,大场面只是点缀,作为历史片,该片的重点在如下方面。

炮打得比较好,“解构”的历史片

雷德利·斯科特的历史题材一向角度独特,既有真实的历史重现,也有与众不同的思考,是他一贯的虚构与现实的互文性倾向。

用一句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解构”。

老雷是一位难得的全类型导演,广告导演出身之后,其作品横跨科幻、魔幻、历史、犯罪等多个类型,可谓全才。而这样全类型导演的背后,都有共同化特征在支撑着导演本人对作品的诠释。

比如电影向来追求“以人为本”,尤其是历史题材作品,就是从个人的视角审视历史,并且把历史人物还原为“人”。

★觉得本片对《拿破仑》的呈现备受争议,那您是没看过2014年的《法老与众神》。

该片是对《出埃及记》剥离宗教之后的历史版本解构。英文名Exodus: Gods and Kings ,注意,Gods 还是个复数,这对“一神教”来说简直是冒犯。而电影中也呈现劈红海、天火、蛙雨等宗教界神迹,但都以自然现象进行诠释,比如是海啸挡住了埃及人的追兵、天降流星雨、龙卷风肆虐天降蛙雨……

而且摩西眼中的消失的少年,完全可以解读为这位“吃错药”看到的幻觉……所以这部电影因其“渎神”在西方不受待见,在我国影迷群体中也搞不明白,在埃及直接被禁映。这一切导致该片4个半小时的导演剪辑版至今未能出现。

相比之下,《拿破仑》并没有如此离经叛道,反而本分了不少。

老雷就是遵循着自己的特点,历史事件与个人表达相互交织,坚持以人为本,把高高在上的历史人物、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还原为“人”。

男人不断征服的动力是什么,无外乎权力与欲望。没有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大公无私的观点,就是一个原则:不停“打炮”。

这就导致该片对拿破仑的塑造一分为二,历史截面中的他,与情感截面中的他,电影的视角也在两个截面中不断切换,片中有个很重要的情节——拿破仑与约瑟芬往来书信的旁白。而每当旁白响起,代表着视角在供观众进行了一次切换。

二者拼接,呈现出一个非常饱满立体,且很有争议的拿破仑人物形象。

所以我们在电影里看到,他初上战场上的焦虑、不断胜利后稳重、失败后的傲慢,在处理与妻子情感时既自负又自卑的表现,对皇后约瑟芬的爱行为反复……

这使得电影叙事逻辑和角色动机非常清晰,依靠对征服、对妻子的情感,不断填补内心的欲望。

★如此叙事逻辑,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老雷另一部离经叛道的作品《天国王朝》……的导演剪辑版。

在这部电影里,导演就是试图把十字军东征乃至中东问题看作是两种观念的对抗——狂热分子与世界主义者。双方只是希望借战争来获得权力,无视民众利益以及相关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破仑或许也是这样,老雷对其的解读:尽管他称帝“开倒车”,但他差一点就征服欧洲,《拿破仑法典》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他把法国带到一个不曾达到的高度。

但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他对这片土地的狂热、无限的征服欲、以及情感上的寄托,归纳起来就是卷首所言的三大爱好:

爱法国、爱打仗、爱老婆。

还是那句话,英国人拍法兰西皇帝,进行解构表达,多半会让法国人心里不爽,但咱们没有这样的思想包袱,毕竟拿皇不是“高山”,冷眼旁观,欣赏老雷史诗电影的个人表达和蒙太奇魅力即可。

不可知论者,把议题留给观众

对了,老雷作品还有另一个特点,所见即所得。

他接收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自己是一名“不可知论者”,意思就是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索性那就跟着感觉走。

这样的特征也体现在其电影作品里,这是他早期作品深受德国表现主义影响所致。

表现主义风格,让雷德利·斯科特电影里,无处不在体现着宏伟的视觉效果,帮助其成为好莱坞顶级的视觉大师,毋庸置疑。

表现主义也赋予他的电影内容都很“直给”,没有过多的思辨色彩,因为老雷不是那种擅长思考的导演。

(一些影评人也认为这是老雷迄今没有拿到奥斯卡导演的原因,学院派更偏向于有思辨色彩的作品)

无论是写实还是虚无,自我的表达一股脑的全部容纳在作品里,所以老雷的电影非常直白,从来没有说有看不懂的时候,就连《银翼杀手》这么晦涩的故事体系,观众照样清楚明白。

所以《拿破仑》如此庞大的故事构架,众多历史人物出场角色,达成的158分钟的内容,不要担心,比《奥本海默》容易懂,斯科特一直是讲故事的高手,他懂得如何编排故事,要相信一个老导演的功力。

当然了,老雷电影很直白,但“不擅长思考”的他却喜欢抛出问题。导演的解构式手法,“不可知论者”的观点,喜欢把问题留给观众,看电影时一气呵成,看完电影之后,所谓的议题和争论就全都来了。

比如《银翼杀手》里仿生人对自我身份认知后的踌躇;《角斗士》里是人的精神自由与责任的矛盾抉择;而《天国王朝》更是以温和、中立的态度,通过奥兰多·布鲁姆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千年无解的”救赎与否“的主题;《法老与众神》就更别提了……

《拿破仑》的议题依然在映后,对拿皇的个性描写,其爱情生活的写照,集士兵、将军、君王、暴君、反抗者、爱人...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复杂多面人性塑造,都是映后议题,可劲儿讨论去吧。

可见,雷德利·斯科特也算我们常说的营销大师了,这么一讨论,热度自然起来了。但这并不是老爷子故意的,而是他的特点,尤其是当他拍历史题材电影的时候。

影片可能被诟病之处,在于过于“直给”的剧情剧情平淡化,流水账。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平”未尝不是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叙事手法。

关于拿破仑的影视作品不少,本片其实是导演将以往版本中的跌宕起伏的情节,故意做了反高潮处理。比如电影中几场效果叹为观止的战争场面,固然视觉效果出众,然而围绕战争前后的情节,才是电影最好看且信息量最大的部分。

比如滑铁卢战役之后,拿破仑与英荷指挥官阿瑟·韦尔斯利之间的对手戏,以及拿破仑与约瑟芬的结婚与离婚典礼前后人物的写照,打埃及的时候,战争笔墨寥寥,而是重点刻画了他中途跑回家的内容。

这些都充满了戏剧性,角色形象呼之欲出。

而这些内容,在熟稔以往的“拿破仑”题材电影的西方观众而言,片中的每一处“举重若轻”都充满了惊世骇俗的挑战。与其说是“平”,不如应该说是导演“不动声色”下完成了个人表达。

可见以史诗面目示人的本片,其实骨子里都是跟《天国王朝》《法老与众神》都是一样。

PS,可能要等到25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里,会有更加鲜明的作者立场。但这是后话,眼下去电影院先刷一遍才是正经事。

如果这都不算爱

“爱到不能爱,聚到总须散,繁华过后成一梦”。

电影散场之后,《戏说乾隆》主题曲《问情》这首歌,就在我脑海出现了。也挺有意思,看片时,每次到拿破仑与约瑟芬的段落时,我就想到了《戏说乾隆》。

皇帝与皇后之间的故事,向来是野史八卦爱好者的谈资。法国皇室八卦故事咱不了解,可以从电影里窥见一二。

比如我曾经在八卦文学里看到过,拿破仑一开始追求约瑟芬,并不是喜欢她,只是为了上位,能够让自己挤进贵族阶层。但电影里并没有如此展示。

老雷是比较隐忍的,对于爱情段落的描述,他也给出了符合本片格调和主题的见解——那就是一切根源在于欲望,一开始男人的征服欲,这是电影解构之下的核心。

在从相遇到闪婚再到出轨,他们关系建立在欲望而非爱情之上。而到了中段,随着拿破仑征服的开始,迫使他们分开,两人才真正意识到了爱情。书信的往来,就是他们之间相爱的标志。

导演对皇室关系的处理,还是相对温柔的,并没有那么“野”。比如就有人说,拿破仑要攻占俄国,就是因为俄国王子可能和他的妻子有染。电影里确实有英俊的王子与约瑟芬之间的故事,但并跟(攻打俄国)的动机无关。

所以导演还是把他们二者放置在一个爱情的角度上,可能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建立在欲望之上,但爱情在他们之间确实滋生了爱情,拿破仑在指挥战争时的形象,回到妻子身边,要么话痨要么抱怨等如同“巨婴”一般的对比,都是在表明,因为他深爱着她。

PS,俺第一次知道,欧洲天主教下的一夫一妻制这么严格,哪怕皇帝也不例外。在外面乱搞这个不提,但涉及到婚姻,皇后生不出孩子,皇帝也不能找妃子,只能离婚,再找一个。。。

结婚之前,所向披靡;离婚之后,一路到滑铁卢。

这就是“戏说拿皇”,不对,是史诗电影《拿破仑》的故事,解构了一个帝王的自尊、欲望,以及爱情。

算不上波澜壮阔、扣人心弦,但足够耐人寻味,都是谈资。

“一世的聪明情愿糊涂,一生的遭遇向谁诉”。

毕竟,他把法兰西带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在拿破仑之后的法国,就只剩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