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荷叶参差卷,榴花次第开。
但令心有赏,岁月任渠催。——宋 王安石《题何氏宅园亭》

新生的荷叶几乎都卷在一起,还未展开,石榴花次第开放,节序更迭,时光多么美好。

只要热爱,处处皆是好风景,心若丰盈了,又何惧岁月流逝,何时都能做到处变不惊。

心中如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该有多么豁达的胸怀,才能写下如此洒脱的文字!

熙宁十年,王安石退隐江宁,居钟山脚下的半山园,写书著述流连山水,不再过问政事。

诗风亦从原来的锋芒毕露转为内敛含蓄,以为往事清零,可纵使旷达如他亦会心意沉沉。

不经意间就是眉头心上,这首《州桥》,抚今追昔,一边是踌躇满志,一边是黯然神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州桥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
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宋王安石《州桥》

简译

彼时,我在州桥上散步赏月,遥想金陵钟山,那凄切湍急的水声,仿佛近在耳畔。

今夜,我在钟山,听着呜咽的泉水声,看着明月,却又想起州桥赏月的那天晚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赏析

州桥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此诗的前两句忆昔,是彼时山中望月的怀想。

州桥也称天汉桥,横跨汴水,在汴梁宣德门与朱雀门之间,这座桥承载了王安的理想和抱负。

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王安石从小随父宦游,对北宋积贫积弱和民生疾苦有深刻的认识。

他在地方为官的时候,也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

嘉佑三年(1058年),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向宋仁宗提出了自己的变法主张和理念。

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终于等到神宗召见,君臣际会,一拍即合,熙宁变法拉开帷幕。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彼时王安石48岁,踌躇满志,对变法充满信心。

虽然新政在实施个过程中,遭受了重重阻力,但王安石心胸阔达,有魄力,也有能力面对。

于其而言,彼时的“州桥踏月”心情是愉悦的,虽然会想念江宁的老家,以及钟山的流水。

山椒指钟山,江宁是王安石的第二故乡,自从17岁随父宦游至此,一家人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天涯咫尺,因为政务繁忙,入京后王安石很少回家,但此刻距离理想最近,故并不觉得遥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后两句抚今,写当下的心意沉沉,和对昔日的怀想。

终日看山不厌山。变法无以为继,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退守江宁,钟山就成了他散心的好去处。

骑驴渺渺入荒陂”,半山园距钟山只有七里路程,王安石常常骑驴出行,有时甚至日暮才归。

在钟山定林寺,王安石还有一座用以读书的昭文斋,故其在山中走累了,就回到书斋读书歇息。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元丰七年(1084),苏轼途经江宁,与王安石相见。

相逢一笑,过去种种早已烟消云散,苏轼敬重王安石为人,甚至一度动了在钟山买田卜邻之愿。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交瘁。人生暮年,王安石看似放下了所有,可想到壮志未酬,犹心有戚戚。

所以,当他置身钟山,听到淙淙的泉水声,看向那轮满月,不由得想起了昔日州桥漫步的情景。

变法未能顺利实施,终究是王安石的意难平,不愿意想起,却从未放下,如彼时的山月话州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记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秤何处有亏成。——宋 王安石《棋 莫将戏事扰》

下棋不过是游戏罢了,切莫为一时的输赢而扰乱了情绪,心态好,即便是输了也算是赢家。

待到下完棋,就把棋子收入匣中,彼时,棋盘上早空空如也,哪里还有什么输赢胜负之说。

小中见大,由此及彼,虽是游戏之言,却饱含哲理,这其中的道理都懂,可不是都能放下。

亦罢至此乎!”,元祐元年,旧党得势,新法尽废,王安石悲愤交加,不久就与世长辞。

熙宁变法虽然存在不足,但出发点是好的,富国强兵,施惠于民,所以,王安石虽败犹荣。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刚介耿直,情操高洁,就如北陂春风里的杏花。

这就是王安石,亦如钟山那轮明月,虽处江湖之远,犹忧庙堂之事,从未放下心中的执念。

前两句忆昔,后两句抚今,时空交错,思绪万端,一首《州桥》即写出了王安石的意难平。

参考资料
《宋史 王安石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本文系刘玲子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投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