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大壮IF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好朋友们,我是大壮,又来聊时事啦

01

2023年的台海局势异常复杂,台湾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主权和领土完整性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大国博弈的格局。美国一直视台湾为遏制中国大陆的重要棋子,频繁介入台海事务。中国大陆在这场博弈中处于被动,收复台湾的进程并不顺利。究其原因,除了美国的干预,还在于综合国力的制约。

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大陆对台湾拥有主权,收回台湾是我们的核心利益所在,在绝对的军事优势下,我们为何至今仍未采取行动收回台湾?

一、“第一岛链”牵制下的战略困境

在冷战时期,美国围绕中国大陆布下第一岛链,企图把中国围困在西太平洋范围。这条岛链从日本延伸至菲律宾,将中国拦在岛链之内。2020年东海局势频繁紧张就是美军频繁逾越第一岛链挑衅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随着中国经济和军力的增强,第一岛链的遏制作用已经名存实亡。中国海军实力提升后,完全有能力合法穿越岛链进入公海和国际水道。美国深陷在维系岛链的泥潭中,举步维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第一岛链对收复台湾有何制约作用呢?

主要体现在美国利用岛链节点向台湾输送武器装备,并且屡次派遣航母编队挑衅。比如1996年台海危机中,美国就是派出两个航母编队入台湾海峡。这无疑给收复台湾的行动带来了很大的威慑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中美博弈的焦点就集中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误判形势,对台军售不断升级并放任“台独”势力嚣张。中国大陆则在这场博弈中处于被动。

那么我们究竟在顾忌什么,才放慢了收复台湾的步伐?

二、和平统一的期盼与现实的无奈

首先,大陆一直秉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希望能够避免动武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为无论是武力犯台还是封锁台湾,都势必会对台湾社会造成冲击。这与大陆推动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相违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后的六次台海共警中,大陆海警局就体现了高度的约束与自制,没有与台湾海巡发生过碰撞。这种策略无疑在岛内获得了积极评价。所以大陆不愿轻举妄动,希望以和平的方式争取台湾民心,达成统一。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台湾现实中的民意基础已经偏离统一,蔡英文当局操控舆论,制造各种统一的威胁论。“台独”势力也与美日暗通款曲,公开进行“倚美谋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大陆面临的是和平统一的期盼与现实的无奈。

02

三、美国因素导致对台战略防范

在这个情况下,美国无疑成为收复台湾进程中的最大变数。一方面美国主导了台湾当局的对大陆政策,动态调整军售规模;另一方面美军蓄意挑衅,屡屡越过中线和第一岛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10月美国一架P-8A反潜机甚至擦边降落台南机场。这无疑动摇了台海现状,对大陆防务构成严重威胁。甚至有观点认为,万一大陆武统,美军可能直接介入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大陆在应对台海局势上,必须保持战略定力。

一方面加速军力建设,提升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防范美国的策反统战,并继续争取海外台胞的认同支援。只有做好应对一切情况的准备,才能应对美国这个不确定因素。

从大势看,台湾省的最终归属不会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必须实现和平统一的历史使命。所以中国要继续坚定推进和平统一的进程,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阔步前行。台海局势的复杂变化与中国的发展道路并不冲突,大陆有信心、有实力保持定力,最终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