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的原因是:长期的快乐感缺失会加重患者对生活的无意义感,进而产生轻生的念头。目前,抑郁症患者轻生的比例达到15%。

然而,最终能进入 心能双驱 治疗体系的患者很少,因为,每位患者都需要经历1年甚至2年多的缓慢程序。

抑郁症的治疗过程,本质上是患者精神体验逐步改变的过程,是一个细雕慢琢的慢工程。

进入心能双驱治疗体系的抑郁症患者,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患者大都经历了近10年,甚至30年的病程,经历了药物和心理咨询后仍然感觉不到活着的乐趣。

这类患者自救能力较强,她们想找回那种活着的动力---快乐感。

就像一位患者说,抑郁20多年了,每天行尸走肉似的,不知道活着的意义在哪儿。

而那些病程4年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很少能进入 心能双驱 治疗体系,原因是,此时患者注意的焦点是躯体化的症状,而很多躯体化症状在药物和咨询的配合下大概率都能解决。更重要的一点是,此时患者对快乐感缺失的体验深度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快乐感,是药物和咨询无法突破的瓶颈,是患者生活动力的源泉。

快乐感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造物主的恩赐。

那么,抑郁症患者天生就有的快乐感去哪儿了?

快乐感一直都在,只是患者暂时体验不到而已。

而体验的路径则是,神经元网络和相关的各类神经递质。

很多人会认为,患者的认知改变了,快乐感自然就恢复了。

这是对快乐感的误解,认知可以促进快乐感发生,但不是快乐感产生的真正力道。

认知属于理性思维层面,快乐感大部分属于生化物质层面。

生化物质隶属生物体本能,在本能面前,理性思维的力道非常弱小。

这就是当一个人进入抑郁心境时,他的思维偏向负性,而且很难扭转。

当我们说,抑郁症患者只有扭转负性反刍思维,才能走出抑郁,其实,这句话背后的道理抑郁症患者非常明白,毕竟患者不是每时每刻都处于抑郁状态,可是当患者真做的时候却很难。

因为,患者很难用理性思维的力量去抵抗脑内生化物质失衡带来的真实感受。

心能双驱 治疗体系,一直做的就是,恢复患者的快乐感,以快乐感恢复推动患者积极性思维的发生。

就像是,你快乐了,看谁都顺眼,身边的事物忽然变得美好了。

只有患者快乐感恢复了,她才能真正体验并感受到抑郁症已经远离她了

如何恢复抑郁症患者的快乐感?

恢复抑郁症患者的快乐感难度非常大,它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它是一个相对缓慢的工程。

首先需要做的,是清理抑郁症患者潜意识有害图像信息,这是最基本的一步。

抑郁症不是孤立发生的,它是有原因的,很多因素隐藏在患者的潜意识里。这些有害的图像信息需要清理,需要扭转,否则它会不定时的刺激患者进入“闪回”。

第二步,扭转患者的遗传易感性。

并不是每个经历了童年创伤的人都会抑郁,但对那些心理敏感的人来说,陷入抑郁的可能性较大。

没有人遗传了抑郁症,只是遗传了易感性。

抑郁症患者的遗传易感性,就是患者内心的敏感性。

抑郁症患者的遗传易感性必须扭转,否则,未来生活的刺激事件很容易把患者打回原形。

第三步,底层安全感建立。

抑郁症患者大都伴随焦虑,有时还有强迫和恐惧。

焦虑的尽头是强迫,焦虑和恐惧的源头是患者的底层安全感不足。

这一点可以从清理患者潜意识有害图像信息来验证,清理过程中,患者大都会呈现强烈的,甚至歇斯底里的情绪。

抑郁症患者的底层安全感涉及体内生化物质的平衡,这一程序进展缓慢。

第三步,睡眠修复。

睡眠修复是抑郁症治疗中骨灰级难题,说它难是因为患者的睡眠障碍源于脑内生物钟生化系统的失衡,尤其是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制约递质系统的失衡。

患者底层安全感的建立是睡眠修复的基础。

第四步,快乐感恢复。

快乐感恢复不是一个孤立的程序,它是以上程序完成后,患者精神体验上的升华。

真正的快乐感是内在发生的,是不依赖外在环境刺激的,它是一种内在平静的喜悦。

最后的积极性思维是快乐感恢复后逐步构建的,它是自然发生的,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能力。

心能双驱廿四载 微信公众号,独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