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心学》不讲晦涩艰深的道理,只分享曾国藩那些靠心学获得升迁和朝廷重用的真实技能,看他如何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从而给我们带来启发,打开普通人逆袭的大门。为了能系统、快速掌握曾国藩心学,建议从第一章看起。

如何应对领导设计的圈套?这是曾国藩心学在官场上运用最为精彩的一个内容。心学大师王阳明说:世界上一切的战斗都是心战。因此,和领导的交往也是心战。

从曾国藩的实践来看,对领导设计的圈套,要看破不说破,理解领导的意图才是关键。如何才能做到呢?下面,我们结合曾国藩和慈禧太后之间的心战详细讲解。

前面我们讲到,曾国藩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奉命调任直隶总督。直隶总督的地位非常高,是大清的督抚之首。表面看起来,曾国藩好像获得了升迁,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接替曾国藩的是能力平庸、并非湘军集团出身的马新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江地区一直是湘军集团的粮饷供应地,无论是曾国藩、李鸿章北上剿捻,还是左宗棠在陕甘作战,大部分粮饷都来自两江地区。马新贻成为两江总督,也就等于湘军集团手中的一个重要地盘易手了。

曾国藩也看到了朝廷和慈禧太后的用意,虽然不情愿去直隶,但并不敢违抗圣旨,还是到了直隶。

自始至终,这都是慈禧太后设下的圈套。

曾国藩前往直隶上任前,进京觐见慈禧太后的时候,慈禧太后直接给他安排好了任务:

直隶空虚,地方是要紧的。你需好好练兵。吏治也极废驰,你须认真整顿。

可是,到了直隶后的曾国藩,慈禧太后却让他卷入一件非常棘手的事件,那就是让他去处理历史上著名的“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发生的整个过程,在我的《曾国藩权谋术:乱世可成枭雄,盛世可为富商》专栏中有详细讲解,这里不再赘述。我们这里重点讲解慈禧太后如何给曾国藩设下圈套,而曾国藩是如何通过心战,让自己顺利脱身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说这是慈禧太后的圈套呢?我们先来看慈禧太后让曾国藩卷入“天津教案”的真实意图,主要有两点:

一是对曾国藩不放心。

曾国藩能立下赫赫战功,与他善于用人有关。曾国藩认为:凡欲求事业之成,必以聚人才为首务。

正是这样一种用人观点,让曾国藩为大清王朝保举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当时大半个江山的督抚,几乎都出自湘军集团或者直接出自曾国藩的幕府中。

为朝廷推荐人才,本是一件好事,但这也给曾国藩带来了麻烦,那就是无论他如何做,清朝的统治者都不会彻底信任他。

二是要削弱曾国藩的影响力,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曾国藩作为大清的头号功臣,朝廷自然不会直接将他扳倒,否则,不仅不得人心,甚至还会激起湘军集团的不满。慈禧太后是一个非常有手段的领导,她不会去冒这个风险。

如何才能搞垮曾国藩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削弱他的影响力,让他成为众矢之的,让大家都痛恨他。

曾国藩正是理解了领导的意图,因此,当慈禧太后命令他去处理天津教案的时候,才没有推辞。对领导设计的圈套,即使你的心里明白,也要看破不说破,只要能理解领导的意图,你就能安然无恙。

我们继续看曾国藩和慈禧太后的心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如何处理洋人的关系,鸦片战争发生后,清朝只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向洋人妥协,割地赔款;一种是不管对错,均以强硬的态度对抗洋人,以赢得民众的欢心,但这势必将清朝和老百姓拖入战争深渊。

当时,曾国藩的幕僚们纷纷反对他接管此案,理由也很充分:一是曾国藩当时还在病中,已向朝廷请假;二是他虽然是总督,但并不管理外交事务。外事是由三口通商大臣管理,大臣是崇厚。

崇厚十分聪明,他既不敢得罪洋人,也不敢得罪民众,因此,才紧急上奏朝廷,让朝廷另外派员来接管。慈禧太后立即就想到了曾国藩,这不仅是考验曾国藩忠诚的机会,也是削弱他影响力的机会。

摆在曾国藩面前的,只有两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