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顾廷烨父亲顾偃开迎娶白氏为填房,实为无奈之举。他本有深爱的原配妻子大秦氏,根本无心娶这样一个盐商之女。

但是为了白氏出嫁能带来的一百万两银子,填补顾家的巨大亏空,他只能听从父母的哀求,假装与大秦氏和离,娶了白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秦氏本就体弱多病,产后不久的她得知此事不久,便留下幼子病逝了。作为填房的白氏并不知其中的真实隐情,但她却被秦家人视作间接害死大秦氏的人。

她在顾家过得并不好,明面上顾家花了她不少从白家带来的巨大财产,来维持侯爵人家的体面和风光,却又暗暗诟病她是出身寒微的盐商之女,对其多有不服。

顾廷烨的大哥因为传言,从小就对他怀有恶意,听得多了,顾廷烨差点都以为这是事实。后来他还是从母亲的奶娘常嬷嬷那里,得知事情真相。

所以后来的顾廷烨对顾家人的虚伪,才感到心寒,也为母亲感到不值。

他的父亲顾偃开对原配妻子忠贞不二,却也同样因此伤害了后来他迎娶的两位夫人,白氏和小秦氏。

那么跟他有同样境遇的沈国舅,又未尝没有辜负续弦张氏呢?

张氏是英国公的老来女,自幼被父母视作掌上明珠。若不是迫于无奈,英国公夫妇不会把女儿嫁给沈国舅,他并非是良配。

沈家和张家的联姻更多是一种强强联合,双方各有盘算,势均力敌。沈家需要旧臣大族的扶持协助,张家需要国舅爷来联络与新皇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皇对这样的联姻自是喜闻乐见,所以把张氏赐婚给了沈从兴。

但同时沈从兴又纳了原配妻子的亲妹妹小邹氏,其姐姐当初是为了救皇后才不幸离世的。为了报恩邹家,他对贵妾小邹氏宠爱有加。

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小邹氏恃宠而骄,不把正牌娘子张氏放在眼里。她仗着姐姐以及邹家对沈家的恩德,在沈家无理取闹。

刚开始张氏对小邹氏的举动虽并不在意,但沈家有这么一位不讲理的贵妾在,她对沈从兴还是极其失望的。再加上她个性刚烈孤傲,不屑陷于这没完没了的宅斗中,她与沈从兴的夫妻情义更是十分寡淡。

一来二去,小邹氏的胆子越来越大,不仅巧言令色伪装为救姐姐儿子,自己胎儿不保的假象,来赢得沈从兴同情,更是在张氏生产之际对其刻意为难,差点害得张氏性命不保。

张氏母亲也就是英国公夫人,对此自然是怒不可遏。她百般疼爱的女儿居然被一个小妾这样谋害,哪怕她的姐姐对沈家再有多大恩惠,这也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借着这次机会,她更是当众说出了小邹氏昔日落胎的真相,目的就是让沈从兴不要再偏袒小邹氏,逼他做出选择。

“娘当年觐见静安皇后时,她对我们几个小姑娘说了句话——不要总说都是命,你不压在命头上,命就要压到你头上。”

英国公夫人更是劝女儿要打起精神来,不要在婚姻里自怨自艾。她劝诫女儿莫要只顾自己维持孤傲性格,而冷落了丈夫,让小妾有机可乘。

当年永昌伯爵府的夫人是英国公夫人的好友,她性格孤傲,偏偏嫁了不中意的人。 她更是个有什么心思都挂在脸上的人,在丈夫面前也从不掩饰她的不满。

日子久了,夫妻生了嫌隙,有了隔阂,反倒给了小妾机会,在她之前生下了庶长子。庶长子至今发展不错,前程似锦,她这个嫡母反而在梁家颇有拘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张氏今日脾性与当日梁夫人如出一辙,所谓前车之鉴,她若不收敛脾气,学会示弱,一味地逞强只会让她将来后悔。要是夫妻有了嫌隙,想要再挽回则为时已晚。

所以英国公夫人一方面劝导女儿安心相夫教子,另一方面也借女儿分娩遇险之事,对女婿沈从兴施加压力,让她放弃小邹氏。

后来真正让沈从兴放弃小邹氏的原因,不是因为感觉对张氏有愧,而是为了大邹氏所生的儿女。

毕竟他们因为血缘,对小邹氏这个姨母尤其亲近信任。可小邹氏的品行与身份确实不是抚养他们的最佳人选。

反而出身名门的张氏代行母职,才是对他们的将来大有好处的,而邹姨娘的身份只会拖了其后腿。

所以沈从兴才冒着被邹家诟病恩将仇报的风险,给了小邹氏一封切结书,以此划清界限,让张家消气。

“以后谁还会再说他宠妾灭妻,倒有不少人会私下揣测张氏善妒,张家仗势,不肯容人。至于邹家,反正捏在他手里,以后好好管束便是。”

这更是沈国舅内心深处对张氏的算计,跟小邹氏划清界限虽看来是无奈之举,但何尝不是他深思熟虑,权衡再三做出的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而张氏能在此事上扳回一局,赢得体面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她背靠强大的娘家。沈国舅就算再不愿意放弃妻妹,也要对张氏背后的英国公府忌惮三分,况且本就是他理亏在先。

而顾廷烨的生母白氏就没那么幸运了,即使当初她的丰厚嫁妆解了顾家的燃眉之急,却没有遭到厚待。

顾偃开依旧对亡妻情深似海,辜负了她,而顾家人也看不起她。这皆是因为她背后的娘家白家虽是盐商,但地位并不高,对她的遭遇根本有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