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曼娘是把一手好牌打稀烂的第一人。

她出身贱籍,以卖唱为生。攀上顾廷烨这棵大树之后,不仅不用颠沛流离,还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只可惜,这种幸福的生活,被她自己给作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说在对待曼娘上面,顾廷烨充分体现了“恋爱脑”的特质。

为了能给她一个名分,顾廷烨在选择正妻的时候,以能容下曼娘为第一目标。甚至不惜数次顶撞父亲,跟顾家闹翻,彻底反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顾廷烨能为曼娘做这么多,也豁得出去,为什么不干脆娶她做正妻呢?三刷《知否》的时候,才找到这几个隐藏答案。

1.从心底里觉得她不配

顾廷烨年轻的时候,是京城里有名的浪荡子。电视剧中只是一笔带过,原著里可是详细描述了他到底有多荒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社会地位很低的商人,听到顾廷烨的名字都直摇头。

宋朝一直有榜下择婿的传统。那时的商贾人家虽然有钱,但是社会地位很低。为了能改变家族命运,每逢放榜的时候,他们就会在榜下蹲守那些中榜的读书人,希望能成为自己的女婿,替家里注入点清贵的气息。

即便这样,一听到顾廷烨的名号,也都如临大敌,作鸟兽散。可见顾廷烨的名声,已经传遍了街头巷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说名声烂成这样,已经没有维护的必要。要是他一心想娶曼娘,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他一直都只想让她做妾,说明他打心眼儿里觉得,曼娘不配做他顾廷烨的大娘子。

顾廷烨在形容曼娘的时候,有一句经典台词“我那外室柔弱不能自理。”

曼娘对他来说,就像一只小白兔一样,要依附着他才能生活。这个时候,他的男性光辉开始闪闪发光,雄性荷尔蒙开始爆棚,在顾家得不到的那种被重视感和掌控感,在曼娘这里得到了满足。于是,他沉沦在这种感觉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盛纮一样,在大娘子那里,压根就体会不到一个主君该有的尊重,所以,他享受林噙霜对他的崇拜和示弱。但是,林噙霜说了实话以后,他那点优越感像肥皂泡一下破掉,这才对林噙霜下了狠手。

对于顾廷烨这种侯府嫡子来说,从小见过的,接收到的大娘子形象,是有模板和参照物的,肯定不会是曼娘这种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他享受这种宠物带来的满足感,但是却不能光明正大地牵出去遛。

2.虚荣心作祟

顾廷烨把曼娘带回京城之后,为了给她一个妾室的身份,跟家里闹得天翻地覆。可是不管怎么闹,他心里笃定,就算父亲话说得再重,把自己打得再惨,自己候府嫡子的身份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

你说他不在乎这个身份吗?顾偃开去世的时候,顾廷烨跟顾家闹翻被气病了,长柏去看他,他问长柏:”你觉得我还能穿孝服吗?”

长柏说:“我特意问了从你老家来的族老,没有说要划掉你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说明顾廷烨对他的身份还是很在意的。

如果他执意要娶曼娘做正室,就只能跟顾家决裂,正式搬出去自己住。关于这一点,常嬷嬷提醒过他:“要是还没有成亲就分院,是要过公堂的。”这样一来,顾廷烨的身份就保不住了,金尊玉贵的生活自然也就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顾廷烨虽然从小挨打,受气,但是却没有缺过钱。这样的生活,他又怎么舍得放弃呢?

3.为了母亲

顾廷烨的母亲,是剧中的又一个悲剧人物。悲剧到什么程度呢?她给顾家提供了十几船的嫁妆,替顾家还清了外债,脱了险,还生了一个儿子,可最后却几乎隐身。

顾廷烨家里搬到京城之后,甚至连白氏的牌位都没有挪过来。以至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白氏的存在,一直以为顾廷烨是小秦氏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氏当初嫁入顾家,就是为了完成从一身铜臭味的商人,到上层社会的阶层跃迁。可现在,除了还有少量剩余的嫁妆在提醒着顾家,有这样一个人存在过之外,再无其他痕迹。

这些,是顾廷烨心中永远的痛。

他要让全天下都知道,他顾廷烨的母亲是白氏,要把母亲的牌位摆进顾家的祠堂,要拿回剩余的母亲的嫁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顾廷烨要袭爵,要往上走,要有能压得住顾家的身份地位。

如果顾廷烨为了娶曼娘做正室,跟顾家决裂,那母亲和嫁妆就都白白牺牲了。

对他来说,代价太大了。所以,他不会冒险。

4.后记

曼娘之所以敢一次又一次地闹,搅了顾廷烨的婚事,是因为她笃定已经把顾廷烨拿捏在了手里。就像林噙霜一样,觉得自己可以随意操纵盛纮,所以才会那么肆无忌惮。

可是她们都忘记了人性中凉薄和无情的部分。即便是再爱,一旦跟利益挂钩,也就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