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确定北京、深圳、重庆、成都、郑州等15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鼓励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和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成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位居全国非汽车限购城市第一,增量、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汽车产业基础好、潜力大,新能源汽车产品种类齐全、产业链生态圈完整等成为成都此次入选的重要因素。近日,记者对成都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了走访。

首批“成都造”自动驾驶车正式开放

自10月31日起,龙泉驿区投放的一批自动驾驶车辆正式对市民开放,市民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即可免费体验自动驾驶出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了解到,本次对市民开放的自动驾驶汽车基础车型为神龙ES600纯电动汽车,经过信息化改造,具备L4级自动驾驶水平。这批自动驾驶汽车从设计、制造、改装、测试、上牌,都是由经开产投(智能网联公司)联合龙泉驿区本地企业完成的,是完完整整“成都造”“龙泉造”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产品。

不只有“聪明的车”,还有“智慧的路”。此次对市民开放的这批自动驾驶车辆前期已在国内唯一具有国际合作背景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测试场——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完成桥梁、隧道、高速环道、城市道路等真实场景以及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测试,并取得自动驾驶车辆专用牌照。目前,龙泉驿区已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进行了全方位智慧化建设。

“龙泉驿区目前已建成近40万辆新能源整车产能,中航锂电、亿纬锂能2个百亿级动力储能电池项目加快建设,形成100GWh生产能力,华川电装、阿尔特等30余家电机电控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造”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

走进位于青白江区的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汽成商)的生产线,冲刺四季度,开足马力赶订单的火热氛围感迎面而来。

“近段时间,我们生产线正在赶制一批新能源重卡与轻卡。本批次新能源卡车主要在成都范围内使用。”重汽成商综合部负责人王龙表示。“重汽成商作为成都市新能源产业链主企业,基本形成了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加工制造,再到整车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区内、市内、省内配套率分别达到35%、45%、60%以上,基本上实现了‘成都造’本土化。”

据了解,如今重汽成商新能源产品涵盖了重卡、中卡、轻卡、专用车等,产品广泛运用于高速干线运输、公路物流运输、城建渣土运输、工程基建专用作业、市政环卫等行业。同时,该公司与成都希迪智驾联合开发的智能网联与智能驾驶,可以实现对车辆实时在线监控。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10月,重汽成商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1121辆,同比增长426%;销售新能源汽车971辆,同比增长1330%。

氢能源公交车已推广应用

物流车、环卫车、公交车,相比于普通的家用汽车,这些大车需要更强的驱动力,氢能源便是一种全新的选择。“小车一般都是电车,氢能源的优势在于4.5吨以上的大车。比如郫都现在已经投用的氢能源公交车,加满一次氢只需要15分钟,可以跑300公里。”郫都区经信局电子信息科负责人罗轶学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成都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就可以看到,法国液空、深冷液化、东方电气等20余家氢能产业链企业及科研院所齐聚,生产车间里机械臂高速运转,智能化生产线高效有序。

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成都市经信局发布了《2022-2023年度成都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拟承担“示范应用联合体”牵头企业公示》。在公布的4个示范应用项目中,位于郫都区的东方电气氢能(成都)有限公司承担了3个项目共计70台燃料电池系统的示范任务,成为成都市“揭榜挂帅”项目最大示范主体。5月,49吨燃料电池牵引车配套的110千瓦级燃料电池系统成功交付,顺利发往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标志着110千瓦级燃料电池系统实现批量示范运用。经过多次迭代优化,系统体积缩减超20%,产品成本降低了近20%。在样车工程应用中,共计完成4家整车企业5种不同车型的匹配开发,其中已有4种车型通过了国家机动车产品公示。

专家访谈

车联世界CEO、成都市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勇:

作为全国排名第8的汽车生产基地,成都市目前整车产能200万辆,年产量稳定在100万辆以上。尤其是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的大趋势下,成都汽车产业表现良好。目前,成都现已拥有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24户,产能接近70万辆。而且拥有完善的绿电资源和锂电产业链,已吸引落地多个动力和储能电池项目,为新能源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发展做足了能源支撑。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都造”。

同时,成都市新能源汽车推广量这个数字相当扎实,成绩优异。截至目前,成都市累计推广新能源车达到59.3万辆,占全市汽车保有量的8%左右,居全国城市第六,非限购城市第一。累计建设充电桩16.8万个,车桩比为3.53:1,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本盘。加之公共领域车辆的智能网联示范性应用,也都取得了超出阶段性规划的预期,并且积极着手智能网联汽车的上路通行,也就是规模化应用。

当然,成都市入选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对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城市能级,有着重大推动作用。同时,结合成都市已经参与的全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任务落实,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基本面也就齐全了,当然,这才是先行示范的开始,但作为现代化成都的发展机遇,相信在“十四五”期内将锻造出全新的气质面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柯雨 王丹 杜文婷 供图 受访单位 责任编辑 何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