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美援朝烈士子弟代表杨琦受邀参加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5日讯73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73年后,第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国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25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及相关遗物回到祖国怀抱。

11月23日上午,雪中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松柏掩映,庄严肃穆隆重。在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现场,来自山东济南的杨琦手捧爷爷的照片迎接英烈,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21日,作为抗美援朝烈士子弟代表杨琦受邀从济南赶到沈阳。临行前,她跟远在潍坊的父亲通了一个电话,杨琦的父亲杨中奎已经88岁,曾在38军114师医院工作,她带来了父亲的嘱托:“我出发前老父亲对我说,你一定要带着你爷爷的照片去参加,让爷爷看一看,现在烈士回来都是运-20接回,歼-20护航,让他看看今天强大的祖国……”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烈士英名墙上,杨琦第一次见到爷爷杨风举的名字,她代表全家人向爷爷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怀念。杨琦的爷爷杨风举生前是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后勤处主任,1950年11月5日,牺牲在朝鲜瓦洞,时年37岁。

“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这段惨烈的场景描述源自《谁是最可爱的人》。

爷爷所在团的故事,杨琦在心里念了千百遍。杨琦告诉闪电新闻记者,魏巍笔下的战斗,就是异常惨烈的松骨峰阻击战。这场335团1营3连打的阻击战持续了八个小时,我军歼灭美军五百多人,成功完成了阻击任务,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七名伤痕累累的战士。作者魏巍深入朝鲜战场,怀着对战士们的崇敬,他将这次战斗写进了报告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风举与两个儿子合影。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入朝作战。在爷爷赴朝鲜前的2个月,杨风举与两个儿子合影留念,这也成为他留给家人最后的遗物。“这是爷爷跟爸爸、叔叔的唯一一张合影,带着这张合影来现场迎接他的老战友,也是为了告慰英烈和爷爷。”

异国埋忠骨,山河盼英魂。今年,是按照中韩双方达成的共识实施的第十次交接。从2014年至今,中国已连续10年从韩国接回、安葬十批总计93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返程的路上,杨琦在微信朋友圈里将《祖国不会忘记》的歌词这样写下。

记者手记:愿更多英魂早日回家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多少年过去,这首曾激励无数将士英勇杀敌、唱响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今天,仍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73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为了祖国和人民,献出宝贵生命。与全国一样,山东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前赴后继的齐鲁儿女将鲜血洒在战场上。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从2014年开始,我国连续10年从韩国迎回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为了迎接长眠他乡的英雄回家,国家每一次都举行隆重的仪式,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英雄事迹,为之动容;英雄精神,值得传承。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不敢忘。在今天,寻找先烈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祖国从未忘记,人民永远铭记。

找到您,等着您,愿更多英魂早日回家!

闪电新闻记者 孔冠军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