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的发展,许多老行当已经逐渐消失。许多曾经熟悉的手艺人、商户摊贩、吆喝叫卖声亦是渐行渐远。那些已经不常见,或是早已不见的场景,也应该被记录下来,那同样是一段历史、一种回忆、一抹乡愁......

今天继续与大家分享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一组老照片,这一组照片主要反映的是那时各种小摊贩的真实影像。

只要有人烟的地方便有摊贩在经营,人烟密集的街市道路两旁更是众摊云集。这些摊贩主要售卖的是当时普通百姓所需的蔬菜水果、日用杂货,小吃零食等物品。

市井烟火,本是人们生活中最真实、最质朴的一面,它们承载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热忱,记录着时光的流转,也映照出人们内心的温暖和期待。

让我们仔细看一下,他们做的是什么,卖的是什么,估计很多的景象仍会在我们的记忆里浮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卖货郎

走街串巷的卖货郎,一担挑的商品真不少,想起了郭颂演唱的《新货郎》。

鸡毛掸子

街头卖鸡毛掸子的小贩,这些鸡毛掸子是用鸡毛和竹子制作而成,在旧时是很实用的清扫灰尘的工具,几乎是家家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卖玉米的老人

街头卖煮玉米的老人,一辆地排车,车上是自制的炉具,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煮玉米,引来不少孩子。

炸油糕

街头炸油糕的小贩,时代变迁,工具和设备变了,传统的手艺还是没变。

炸油条

旧时街边上的炸油条小贩,油条是一种古老的面食,至今仍是很多人爱吃的早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烤火烧

酥、香、脆的火烧(烧饼),这应该是父子俩,儿子和面揉面,父亲制作叫卖。

早餐摊

那时的早餐品种还是挺多的,如今的变化主要还是加工设备,曾经的柴火炉子基本消失不见了。

再看看下面这些照片里的小摊贩,大家应该会更加熟悉。

拉面师傅

粽子摊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糖炒栗子

烤地瓜

西瓜摊

压面条

油饼摊

大饼摊

馄饨摊

面食摊

这张照片有些看不清楚,越看越像是现在的鸡蛋汉堡......

卖粉条

卖气球

卖甘蔗

卖扒鸡

现做的扒鸡,飘着扑鼻的香气,吸引着路人前来购买。

卖鱼摊

鸡蛋摊

豆腐摊

糖果摊

卖糖球

以前,卖糖球的手艺人基本没有固定场合卖糖球,都是扛着一个高高的草把子走街串巷,边走边叫卖。

玩具杂货

在玩具摊上,各种玩具货色齐全、包罗中西,深受妇孺的喜爱。

连环画书摊

连环画,又称“小书”,大家都习惯称它“小人书”,是无数人童年里最甜美的记忆之一,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街头上就出现了不少的小人书摊。

服装被服摊

鞋摊

看看八十多年前的鞋摊,感觉这些样式到现在也是不过时的。

卖头花

头花是簪发展而来的首饰。由花头和针梃两部分组成。是一种古代就有的装饰品,深受女性的喜爱,一直持续到现在仍是广为流传。

卖梳子

鞭炮摊

春节过年,春联年画、放鞭炮,祭祀烧香、拜祖宗,是中国历史传统习俗。

算盘、数珠

在计算器普及的今天,已经很难再寻找到算盘的身影。但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算盘一直还是我们很多地方最主要的计算工具。

卖蒲扇

在没有空调、风扇的年代,寻常百姓家都是用蒲扇来扇风消暑的,到现在许多老一辈人家中还在使用着这种蒲扇。

卖扇子

在旧时,折扇生意还是相当不错得。不论达官贵人、富商巨贾,还是一些文化人,都喜欢在休闲时手持一把折扇。

曾经,那些街头的小商小贩,那一声声吆喝声、叫卖声,你是否见过、是否听过,是否记得......

那些曾经的商户摊贩与走街串巷的货郎,向我们讲述着昨天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很多已经消失在我们的视野。

本组老照片源自日本京都大学珍藏、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拍摄,拍摄时间为1936年至1941年之间。老照片真实反映了当时拍摄所涉及地区的城市形态及人民生活状况,也是民国时期了解民俗风情的珍贵资料。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