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一个学释的人用高高在上的态度来教育你,该怎么怼回去?

这个问题你都不用怼,只要你直接点头迷之微笑,表面上赞同,然后故意让他看出来其实你在敷衍他。相信我,对方会生气。

当然,别这么干,这样大家都不愉快。

因为他自视甚高,别人生气,他会认为自己在精神上得到胜利。别人云淡风轻,他会因为被忽视而气到自己。

真的修释的人,是不会用释来教育别人的。

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在学释,就看他和身边人的关系就知道了。

和周围人关系融洽的,是实修。

和周围人关系恶劣的,邪魔外道而不自知。

他不知道你会反感吗?不,他知道的,他知道他高高在上的姿态一定会让人不舒服,但他还是要这么做。

因为这会让他增加更多的“高处不胜寒”的优越感。

很多人信仰宗教、学习哲学都会染上这样的毛病,自认为尔等皆蝼蚁,唯我思想层次高。

一旦有这种想法,就已经走歪了,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得道者不会自称得道,圣人也不会自称是圣人。这不是我说的,我这段内容都不是我自己说的。

回怼很简单,用他的方式来打败他。你建议他去诵持经典,你建议他去实修。

如果他说他不诵持经典只参禅?你告诉他,经文是教材。上课不听老师讲课,不看课本,一顿操作猛如虎,考试一看二百五。那不是参禅,那是“痴”。

你告诉他,先修习地藏经扫脑雾,你诵啥都聪明利根,学啥都一遍就会。

你说,实修释的人不会高高在上地站在思想制高点上谴责别人思想低级。你说,你着相了,你行歪道而不自知。

你跟他说,你的业 障未消,所以你说的话别人不会听。你该去修习地藏法门。

你跟他说,你让我生嗔恚心了,我就是你的冤 亲债 主。你行邪道了。要参禅?多学《金 刚 经》。

你跟他讨论佛 法,你问他世尊到底有没有讲过法。讲的是什么?说的是什么?

你跟他说,如果一个人自称他在讲佛 法,那么他就一定不懂法。

你建议他多读经典。

别人学释是减少冤 亲 债 主,让自己和周围人欢喜,你怎么还增加冤 亲 债 主呀?

你问他世尊说过什么?

你告诉他,说是说法,其实无法可说。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噢,如果他问你哪里听来的这些话,你就反问一句:

你平时不读《金刚经》吗?

你说,如果你学释学出优越感,做出让周围人反感的事,那么一定是你学歪了。

你真的是实修,哪怕认识的人反感释教,也绝对不会反感你。你真的是实修,别人一定愿意听你的话。

当然,以上这些话,其实根本没有作用。

因为他现在处于精神层面的极致优越感中。

你告诉他,他觉得别人思想层次低,说明他自己层次就低。

苏东坡和释印的故事不用我再说了,你看到的他人是你自己内心世界的缩影。

比如说我是个固执的人,我以前在谈及工作上的问题时会觉得别人固执。那其实是因为我自己固执。我要是不固执,我根本不会扯那么多。

比如说我小时候正义感过剩,我看谁都不顺眼,看谁都该判死刑。但是实际上,我看谁都该死,那其实是我恶毒。

比如说我小时候害怕社交,我怕别人讨厌我。其实不是别人讨厌我,是我自己潜意识讨厌我自己。我自己都不喜欢我自己,别人怎么可能喜欢我?

我小时候毛病一大堆就不一一举例了,我只挑了几个情节看起来不是特别严重的来说。基本上你在网上能见到的各种小大拳击杠精喷子,都是我小时候的样子。

我小时候和键盘侠最大的区别,就是别人是网络重拳出击,我是直接张嘴对着身边的人重拳出击。这也是我讨人厌的原因,你想想看,你身边有个不披马甲的小鬼,你套麻袋暴揍都算是好的。

那会儿还是个大家都善良和平的年代,在那个同龄人都积极向上的时候,由于遗传基因的影响,我中二期比大家来的更早更狂一些,想的不是违法犯罪,就是制造冲突。

人有个特点,就是自己做过什么事,就更容易接受别人也做相同的事。当然,是做过,不是正在做。正在做的人,往往无法接受别人也在做,尤其是当别人和你立场矛盾的时候。

所以我现在能和绝大多数人真心实意愉快相处有个最主要原因,我小时候什么德行啊。我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我自己,我总不会讨厌我自己吧。

他们是慢慢变成这样,我是打娘胎里就人憎狗嫌。除非他做的是我没有做过的事,比如说真的把杀人放火贯彻落实了。那我只能理解尊重,然后拨打报警电话了。

再换过来想,因为我自己小时候集键盘之大成,我现在才能理解别人,这又变成了一种善。

但是,再再换过来想。当我发现我能包容别人之后,我生出了一种优越感,道德上的优越感。

于是,我仗着这种“我不会像你们一样”的优越感,又跟别人激情开麦。

你看,这是循环往复的。所以这就是李圣人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的原因。

这个例子我经常跟别人说。

为什么人类有多毛症?因为对于人类来说,浑身长满动物的毛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大家都没有,你怎么就有呢?

大家都秃顶的时候,是不会有秃顶这个概念的。

大家都忠孝的时候,是不会有忠孝这个概念的。当有了忠孝这个概念,说明已经有人开始不忠孝了。

他不是叫你要不仁不义,他是告诉你,世界上没有仁义这个概念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仁义的。你脑子里没有仁义这个概念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做到仁义。

你脑子里没有“谁优谁劣、孰高孰低”这个概念的时候,你是不会有优越感的。你没有优越感,就不会因为优越感而伤害别人。

《道德经》从来不是掩耳盗铃,实际上李圣人把一切事物变化的规律都告诉你了。

所以,你告诉他,有优越感说明你修的不好。

无论道教还是释教,都是越修越“少”,而不是越修越“多”。

为道日损。这个损也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损。我这么解释你就知道了。

有人学释学出优越感,自认为开悟了,懂了很多人生哲理,站在人类思想顶峰。他以为自己站在最高峰,其实他在别人眼中不可理喻。看起来得道了,其实是失道了。

为道日损,你可以大致理解为上述这个例子的反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