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点15分,合肥的晨曦还未完全展开,我站在马拉松起跑线上,四周密集的人群就像演唱会散场时的场景。置身人海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却在此刻交织成一幅共同的画面。尽管人潮拥挤,但在这份期待的热度中,寒意似乎被悄然融化了。

比赛前的最后五分钟,我脱下了那件仅用于御寒的一次性塑料雨衣,仅留下简单的背心和短裤,做了最后的热身。我记得2014年的合肥马拉松,是枪声后才脱的雨衣,因为身体没有逐步适应外界温度,稍微发力不久便遭遇了抽筋。那是一种痛苦的记忆,也是一种教训。我将雨衣揉成一团,随手递给了旁边的选手,让他们将它抛向赛道之外。那一刻,似乎有些东西随着那件雨衣一起被抛掷开去。

今天在我旁边的准备一起出发的是刘春斌,看起来今天状态不错。今天跑完合肥马拉松后明天就要启程返回英国,继续攻读他的博士学位。

记得他的第一次马拉松,应该是2015年,因为受伤他打了封闭上的赛道。我说,没必要这么拼啊。他说,之后要去英国读研了,抓紧来比一下,这可是家乡合肥的赛事。当时我们一起跑了10公里,最终他咬牙完成了比赛。后来我们又在伦敦相聚,一起跑了伦敦马拉松,越来越喜欢运动的他,也开始了铁三生涯,并完成了英国所有的大铁Ironman赛事。

7点30分,合肥马拉松准时鸣枪起跑。在人潮簇拥下,我缓缓往前腾挪,一小步,又一小步。快到拱门的时候,听到左边有人喊我,转头一看,一下没认出来。他说,是南京爱跑步的,2015年和我去南马跑前大家见过。他说的南京爱跑步,是南京的一个跑团,我去浙江沪跑步的时候总是能看到他们的旗帜。我去南京喜欢住在玄武湖附近的酒店,跑步比较方便。在太阳宫那边以前还有一个爱跑步的拉面馆,跑完步去吃一碗,面随便加。今年去了一次,面馆不在了,推测是疫情的原因,很是遗憾。

我加入过很多运动群,大多是看看热闹。现在最常打卡的就是小区跑团群了。围绕着小区的沥青路,跑一圈是2000米,略有起伏但是跑起来很舒适。因为群里人很少,所有人都认识,今年跑合马,我们小区共有10余人参加,年纪最小的24岁,年纪最大的59岁。曾经我在小区里以跑力第一自吹自擂,随着小区运动氛围日渐浓厚,我的排名已经滑落到了第4。就在上个月的训练赛中,三个小伙子半马表现出色都进了130,他们铆足了力气这次合马破3。

被人潮推着到了出发拱门的时候,是7时34分。选手们纷纷按下手表按钮,开始这场马拉松之旅!拱门前后,前面跑者丢下的塑料雨衣随处可见,我小心翼翼看着路面跑,生怕被塑料雨衣缠绕住脚绊倒。真心希望各位运动员可以将雨衣扔到赛道外,一起守护安全赛事环境。

刚出发,路边不远就是融创乐园,游乐场里的很多大型装置都可以看到,但是今天我们跑者们就只能绕路而行,可没办法进去玩儿了。因为今天的站位比较靠后,所以跑的时候分外辛苦,既要保持自己既定的配速,又要避开速度不一致人群。不得不说,一场顶级赛事,分区分枪出发才是合理的。不然,选手辛苦,赛道配速员也毫无意义。合马仍需努力。这种情况虽然不是第一次遇到,但是每次还是很着急。为自己,也为其他的运动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赛前,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330。2公里过去,旁边的杜运辉说,稍微快了,稳一下。我看一下手表,436,体感没问题。感觉今天状态不错,我和阿杜说,可以试试冲320。阿杜是高金戈14A队员,听说我今年参加合肥马拉松赛,全程陪我一起跑。这次前面和阿杜、钱道松组成了小火车,三人一路有说有笑,并不无聊。

3公里的时候在深圳路这里是一个折返点,这里就开始跑9公里的环湖北路,右侧就是烟波浩渺的巢湖。

过了5公里标志牌之后,目光不自觉地转向了赛道的左侧,那里有一种熟悉而温暖的期待。果然,我看到了我的父亲,他站在那里,眼神中充满了支持和不言而喻的骄傲。那一瞬间,所有的声音仿佛都消失了,只有他用力的加油。我从小体育也不好,感觉最长的跑步就中考的1500米,也没想到,如今成了一名马拉松好手。从开始跑步,只要是家门口的马拉松父亲总会在路上找机会给我加油鼓劲。父亲为此也颇为骄傲,但是嘴里每次让我不要过度运动。他的骄傲和担忧交织在一起,就像我对跑步的热爱和挑战一样复杂。生活中的每一个短暂瞬间,都是永恒的。这条路是折返路线,他和我都知道,一个小时零五分钟后,我和他还会在这里遇到,那时候我已经跑了19公里。

跑过第7公里,可以看到左侧就是连续的博物馆了,安徽省科技馆、美术馆、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创新馆,这些文化的殿堂,他们犹如一座座知识的灯塔,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周末的合肥,因为马拉松和演唱会变得格外热闹,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热闹的背后,安徽省美术馆却守着它的宁静。博物馆的预约制限,和人数限制像是一道门槛,让每一次的参观都显得珍贵而独特。

我的朋友陈紫姻,一位在艺术的领域中游走的灵魂,她来到合肥,特意去了安徽美术馆。那里不仅珍藏着地方艺术家的作品,更有敦煌壁影的展览。那些壁画的临摹品和数字化展示,就像是时空的隧道,连接着现代与古代,城市与沙漠。我记得她说过,站在敦煌的壁画前,就像是站在时间的裂缝中,看着过去与现在交织。去不同城市参加马拉松,不仅是在跑步,更是在与不同的文化对话。每一步都踏在了时间的轨迹上,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与过去的艺术家们交流。在跑步中,发现了跑步之外的世界,一个充满故事和色彩的世界。每一次出发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

过了12公里就是折返,一路看到很多朋友。受疫情的影响,有很久没见面了,今天在合马赛道上见面,令人很兴奋。折返没多久看到的是李建军迎面跑来,作为知名投资人的他周四参加创业大赛当评委一整天,周五我们一起在闭门会和创业者们交流,晚上一起还看了2个项目。作为创新高地的合肥,每天最多的论坛、比赛总是和创业有关,本次合马的主题也是“奔跑合肥、科创未来”。然后看到的是麦敏烽、任宇宁两位并肩在一起跑。合肥是麦子哥年少求学之地,他91年就读于中科大,非体育系的他目前已经跑了250多场马拉松和35场大铁Ironman。这次参加合肥马拉松,他对于终点在老骆岗机场感到非常的神奇和震惊。确实,机场变公园,还是全球最大城市公园,怎能不为合肥点个大拇指呢。

20公里的地方,全程和跑者跑者的路径分开,半程选手们开始冲刺前往终点。今天是韩睿第一次在合肥跑半程马拉松。他曾在合肥工作过三年,因为工作繁忙,却未曾真正探索过这座城市。这次因为参加马拉松比赛回合肥,打卡了欧风街,参观了博物馆,会了老朋友,吃了土菜馆。一种旅游的满足感。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生活在一个城市,却往往忽视了其独特之处,反而渴望远方的风景。此心安处是吾乡,也许我们要的就是找到一个能内心平和的地方。

而全马这时候才是刚刚过半。过了21.1KM半程记时点,我看了下手表,此时是140分钟。和阿杜一起计算了下完赛的时间,预计320还有机会,继续压着心率冲。此时配速440。

从塘西河公园到徽州大道的这一段,大概是约29公里了。提前遇到了“撞墙”时刻,这在意料之中又让人措手不及。周二中了流感后开始发烧,尽管及时吃了速福达,依旧严重的削弱了我的体能。今天站在赛场的时候我还安慰自己,幸好是周二而不是周五得了流感,让我仍旧可以站在起跑线。大家生病感冒,谨慎剧烈运动,不要学我。)今天的“撞墙”猛烈,一直也缓不过来,算算时间,进不了330了,索性就开始了欢乐跑模式。

36公里就到了骆岗公园的梦想大草坪,这里以前曾是机场的跑道,今天成为了我们这些跑者的舞台。在跑道上可以看见终点拱门,听到激情的音乐和欢呼。赛前,我原以为我会在这里疯狂加速,但是身体的疲劳让我不得不保持着慢跑的节奏,但是心情出奇的轻松,在40公里的补给站,甚至我还用海绵洗了一下脸。水珠的清凉,让没有的速度的追求的我,脑子里都开始想一会怎么发朋友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跨过马拉松的终点线,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脚步虽然略微沉重,但内心却出奇的轻盈。我回想起一个朋友曾问我的话:如果没有领奖台,你还会继续训练吗,还能坚持下去吗?我说,我只是一个耐力运动爱好者,不是专业运动员。哈哈,跑步对我而言,从来就不是关于赢得比赛或是站在领奖台上的事情。这完全是因为热爱。跑步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修行。它让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内在体验。有没有领奖台,我依然会继续。因为跑步本身就是我的奖赏,是我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在这条跑道上,我不仅仅是在追逐时间,更是在追寻自我。我希望能够将这份热爱分享给更多人,让他们知道,跑步不只是一种运动,它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不断探索和发现的旅程。

今年上半年在波士顿我完成了全球六大满贯马拉松赛事,对我来说就像是追逐一段未曾实现的梦想。“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间的繁华”,体验每一个城市的独特气息和故事,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广阔。而第100场比赛,选择在家乡合肥马拉松,则像是一次灵魂的回归。在这个熟悉的地方,每一步都踩在了回忆的土地上。这里有我成长的痕迹,有我青春的回响。我知道第100场比赛的终点线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它仍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情。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支持我多年的各个组织

中国探险协会百马跑者分会

安徽省户外运动协会

合肥市马拉松运动协会

合肥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

感谢前来合肥参加庆祝的铁友

陈紫姻 韩睿 江桐影 麦敏烽 陈尚 李建军 任宇宁 唐丽娟 苗德泉 袁媛 李伟 董保平 张丛 俞翰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谢发来视频祝福的朋友

波仔 陈品杰 陈茜 陈尚 陈紫姻 程巍 丁香诚 饭哥 方凯 方怡钢 葛星 胡胜发 甲鱼 江桐影 景闻 李建军 莲花 刘春斌 两鱼 芦苇 马恺 麦敏烽 孟辉 丘鹏 任宇宁 杨聪聪 盛斌 田川绩 魏普龙 吴栋 小马哥 星也乱 杨卫东 愉悦 月影 张理想 张顺 张泽 朱国兵

感谢百马纪念服设计师

星也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谢后勤团队

吴良伟 陆勤 杜运辉 熊鹏 芦苇 晓飞 郭贤挺 林娜

我们赛道上,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