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抑郁症患者如约过来测试,她是一名内科医生。

测试通过后,她问我,“贾老师,你是怎样治疗抑郁症的,有更好的方法吗?”。

我问她,“你认为的好方法是什么呢?”

她说“我不知道,我一直做的就是服药,心理咨询断断续续做了几年,现在停下来了”。

“心理咨询为什么停下来了?”,我问。

“我觉得我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已经固化,很难改过来了。况且,有时我也不认为我的认知有什么问题,见过的每一位咨询师都说我要改变认知,改变思维模式”。

“咨询师的建议没错,抑郁症患者需要改变认知的”,我说。

其实,如果抑郁症患者能够做到改变认知和思维模式,那么患者自己可以走出抑郁,他也许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现实情况却是,抑郁症患者能够意识到认知和思维模式的问题,想改变却很难。

因为一个人的认知和思维模式是长时间形成并逐步固化的,它是一个人的经验,记忆和大脑当下感受的结果。

认知的底层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背后是底层安全感和大脑快感体验能力。

一个安全感足,内在快乐的人,他的思维模式大概率是积极的。

让一位抑郁症患者产生积极性思维是有难度的,因为患者内在的精神体验是消极的,他无法欺骗自己。

所以,在 心能双驱 抑郁症治疗体系里,从不要求患者改变认知,改变思维模式。

因为,在 心能双驱 治疗体系,改变会自然发生---患者精神体验逐步变化了,思维模式自然趋向积极性。

其实,抑郁症的治疗,类似谈恋爱一样。

在感情里,女生需要的是情感支持,不是理论认知的高低。男生要做的,永远是呵护女生的情感。

情感,就是精神体验。

在恋爱里,快乐的情感是从对方索取,而在 心能双驱 抑郁症治疗体系,快乐的情感是患者内在涌现的,它是可持续,不依赖他人的。

这就是 心能双驱 抑郁症治疗体系的独特之处。

在 心能双驱治疗体系,认知的改变不是一个孤立的程序,它是建立在积极性思维构建基础之上的。

而积极性思维的构建,则需要患者底层安全感建立,睡眠障碍修复,快乐感恢复。

否则,积极性思维构建的根基就不牢靠。

积极性思维的构建,需要患者体内坚实的生化物质基础,而 心能双驱 治疗体系做的就是这个。

心能双驱廿四载 微信公众号,独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