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曼殊,近代奇僧,兼集作家、诗人、翻译家、画家等于一身,1884年生于日本,1918年病逝于上海,广东香山县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一生“身世飘零,佯狂玩世,嗜酒暴食”,留《曼殊全集》5卷。

后人评价苏曼殊集才、情、胆识于一身,却是半僧半俗地孤独了一生,死前一句“但念东岛老母,一切有情,都无挂碍”引得无数人沉吟至今,柳亚子评价:“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曼殊墓位于西湖孤山北麓,因与西泠桥头的南齐苏小小墓隔水相望,加之他一生传奇且诗文书画俱佳,虽三度出家却又爱留恋秦楼楚馆,因此他的一生情史也被后人一直津津乐道。

在他流传下来的百余首诗作中,有两首传颂度极高的诗正好是写他曾在日本的两段情史。

其一

孤灯引梦记朦胧,风雨邻庵夜半钟。

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

——《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仲兄指的是仲甫,也就是民国时期大文士和猛战士陈独秀。

1898年,15岁的苏曼殊留学日本,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位钟情的女子,这位樱花般明艳动人的日本女郎与他一起同坠爱河,两人开始书信传情继而誓言相守终身,岂料这对壁人的初恋竟遭到了苏曼殊家族的强烈反对和阻挠,女子见结合无望哀伤之下跳海殉情而死。

多年以后的苏曼殊再回到日本路过若松町时,不禁百感交集凄婉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本事诗》之六

1908年,苏曼殊日本探母遇调筝女百助枫子,二人一见钟情互为知己,坊间传说二人曾同屋共处一晚却仅秉烛作谈,并没有发生香艳的故事。

百助枫子对苏曼殊倾慕甚深,主动向苏曼殊提出订婚,他却拿已出家为僧为借口拒绝了枫子的订婚请求,并为她写下这首流传甚广的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真真是游戏花间色,片叶不沾身啊。

苏曼殊的《本事诗》共有十首,多为感怀而作,初发表于1910年12月《南社》第三集,郑逸梅曾以“风华靡丽”评之,于右任认为“尤入神化”,杨德邻则称此组诗“不着迹相,御风泠然”。

(作者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