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丰
最近在纽约访学,搬到了曼哈顿。为了应对生活,我最近甚至使用了找厕所的APP。但是如果以一个当地人的眼光来看,我一定是可笑的。要靠APP指引去400米外的卫生间,而本地人毫无疑问知道更方便的地方。
这些“附近的地方”,很大概率还没有纳入到地图系统。这样,它就还不是“数据”,无法让陌生人使用。知道这些“秘密”,某种程度上是“本地人”或者本社区人的特权,这是靠时间积累的智慧。
最近腾讯地图和微信联合推出一个“小修小补引路行动”,把那些深藏在街头巷尾的便民小店标记起来,目前已经有200多个城市的50多万家小店。例如,修鞋,裁剪裤脚,自行车修理……大部分都是服务型店铺。
在数字时代之前,这些店铺都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配套。小时候,我很清楚自行车胎破了,去哪里补胎。但是几个月前,我想买一辆自行车,问车行老板如果车坏了哪里可以修,他竟然一时语塞——大概率要自己修,这吓退了我。
手机导航时代,大部分实体店在电子地图上都能找到。但是,这些标记不是自然出现的,很多都要靠商家自己操作。正规机构、餐饮连锁,往往都有专人负责地图上线和网店服务,而传统的“修修补补”,不但店面小,人员少(最多是夫妻店),从业者自认为靠手艺和老顾客吃饭,对上地图没有热情。久而久之,他们成为数字时代被遗忘的人。
这次腾讯的“小修小补引路行动”,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大量店铺的标记,是由顾客或者用户完成的。过去几年的暴雨等自然灾害中,大家都能看到一个共享的腾讯文档,可以登记、更新、求证求助信息,现在的“修修补补”,也是延续了这种共享的思路。平台方也参与进来,开发一种AI海报,帮店铺生成自己的店铺“门面”。
对那些不擅长网上操作的手艺人来说,这既是“技术帮扶”,也是一种及时雨。8月份我的书店开业的时候,也体会了书店地址上地图的全过程。这不复杂,但是也谈不上轻而易举。对年轻人来说是“基操”,而中老年人则一筹莫展。很多店主因为畏难情绪拒绝上地图,现在发现有人靠手机导航来到店里,一定会“喜出望外”。
“小修小补”实现的过程也很有意思:这是来自顾客(用户)的分享和推荐,是纯粹的公益行为,因为你帮忙上线一个补鞋店,不但没有收入,还要承担一些“责任”,你要核实店铺的真实信息,心中甚至会对店铺有一点“牵挂”,因为你也参与了其中。当然,个人也有“回报”:这样的店铺总是艰难易逝,如果生意能红火一点,就能持久,对自己也有好处。
说到底,对每个参与对人来说,这都是“小”事,但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存在,却让很多个“小”点汇集起来,织成一张网络。这个“小修小补”的网络,其实就是一种真正的都市性。
过去三十年,中国城市化高速猛进,大多数中国人都经历了搬家,从老房子搬到新房,甚至从一个新房搬到另一个新房。人们居住的“硬件环境”不断提升,面积增大,装修更环保,家电更高级,一切都很好,但是等静下心来,很多人会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随着“变动”而消失了。
比如,因为时间积累沉淀而成的邻里关系,或者因为经常光顾、沟通而信任的小店,或者是那些隐藏在城市角落中的裁缝、配钥匙、修雨伞的手艺人,这些是人们在城市中生活的“软环境”,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感。
这就是“城市”(钢筋水泥)和“都市”(商业和人文生活)的区别。城市建设开拓空间,而发展出“都市性”,只有依靠时间。你在一个地方住得久了,就会生出感情,这个“感情”一定是人与人互动产生的,是属于“附近”的生活密码,也就是所谓的“烟火气”。
在这样的环境,人们才会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小修小补”其实修补的就是“附近的生活”。它不能代替你的生活体验,但是却为你熟悉周围的环境提供一条可靠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