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起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笑柄,恐怕很难有人能比得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了。这古老的国家,曾经高贵荣耀,却最终沦落为天下的笑料。数百年间,无数寓言故事将宋国人描绘为最愚笨的代表。

它的君主宋襄公,更是因为一腔“仁义”之心,硬生生把自己和国家导向灭亡。一代代宋国君主,执拗地坚持原则,最终收获的是耻笑。固执地追求“仁义”,难道就注定要背负嘲弄吗?历史的车轮难以倒转,但后人凭什么苛责当年的选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西周封建,宋国荣光彩辉: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亡商纣之后,建立周朝。当时天下之大,疆土绵长,为了有效治理,周武王采取大规模分封诸侯的方法管理天下。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多达八百多个,遍布中原各地,规模之大令人震惊。这些诸侯国对周天子称臣朝贡,使周王室得以通过分封制度有效管理广袤的国土。

在当时受封的众多诸侯国中,有一个分封国极为特殊,那就是位于殷都商邑的宋国。宋国的开国君主微子启,正是商纣王的同母异父兄长,拥有正统的殷商王室血统。周武王智识仁德,封微子启为宋国国君,以示对殷商宗室的礼遇。

西周时期,周天子对待宋国可以说礼遇有加。因为敬重商朝旧礼,周室方兴之时讲究文义,宋国作为殷商遗老,受到周王室的重视和礼遇。周天子允许宋国保留商朝朝觐天子的仪式,宋国君主以宾的身份朝见周王,而非臣属关系。这使得宋国在当时西周诸侯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威望赫赫,国泰民安。

当时的宋国,可以说是西周封建体制下最富盛名的诸侯国之一。在周天子明智的治世下,宋国作为殷商宗室后裔受到礼遇,其国人民也过上了繁荣富足的生活。如此景象,堪称西周鼎盛时期的典型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东周建立,宋国地位渐趋尴尬: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至洛邑,标志着西周的结束和东周的开始。东周时期,周室国力衰微,王权旁落,周天子名存实亡,不再受到诸侯敬重。

在这种环境下,宋国作为商朝遗老的特殊身份,也越发显得格格不入。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扩张权力,纷纷称霸一方。

战国时代则是变法图强的大时代,各国推行重农抑商、强兵抑士的政策。而宋国君主世袭自商朝王室,不忘殷商故事,屡次提倡“仁义之道”,这在当时的诸侯眼中已经完全成为了异类。

春秋后期,齐桓公强力推行重农政策,抑制商人地位,并接连击败宋国。这使得宋国在地位上进一步下降。战国初年,宋国被迫迁都至陈,彻底丧失昔日荣光。在这个铁打的时代,宋国软弱无力,其地位日趋尴尬。

三、宋国沦为天下共笑大雷:

可以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宋国作为殷商遗民后裔的身份,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完全成为了诸侯国中的笑柄。无论是在寓言故事还是现实政局中,宋国都饱受讥笑嘲弄。

故事如《孟子》中的“拔苗助长”,就将宋国人描绘成殷切好心却做法愚笨的代表。《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更是直接将宋国人比喻为等待兔子撞到自己嘴里的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时,提起宋国就让人嗤之以鼻,连带着宋国人也成为天下笑话。诸侯国瞧不起宋国这群固守旧礼的遗老贵族,对他们这种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嗤之以鼻。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地域歧视现象,宋国深受其害。

在政治舞台上,宋国也不断遭遇战败和欺压。三晋崛起后,宋国屡战屡败,国力日衰。并且他们坚持的“仁义”观念也遭到越来越多嘲弄。传为美谈的“孟母三迁”,背后是宋国无力保护自己臣民的无奈。这种状况无疑更加剧了诸侯对宋国的瞧不起。

四、宋襄公折戟一役,成最大笑料:

在宋国,最令人啼笑皆非、无言以对的当属宋襄公了。他好大喜功,言行举止皆在体现“仁义”,却因此在泓水之战中折戟,本人负重伤,最终成为天下人传颂的最大笑料。

前638年,宋襄公出兵讨伐不服管辖的郑国。郑国求救于楚国,楚庄王遂率军前来援助郑国。双方大军在泓水地区会战,此役事关宋国生死存亡。按理说,两军一碰面就应迅速决战,但宋襄公偏要等楚军部署完毕,自己军队也严阵以待,才下令宋军整齐有序地进攻。

结果因为等待时间过长,宋军士气受挫,楚军却乘机占据有利地形。宋军大败而归,宋襄公自己也负伤,不久便死去。宋襄公这一称职“仁义”之举,客观上害了自己而助了敌人,被后人讥为“蠢猪式的人物”,成为千古笑谈。

一个国家的君主,在对外讨伐时竟然顾忌“仁义”,任敌人占据战机。宋襄公一心想在战争中体现“仁义”,结果因为自己的举动战败身死,反而让宋国成为天下人耻笑的对象。一个国之君主,难道就应该坚持一味的“仁义”吗,直至招来国家灭亡的危局?宋襄公之举,堪称春秋战国君主中最不称职的典型。

五、宋国另辟蹊径,立场特立独行

尽管屡屡饱受讥笑,但宋国的君主从微子启到孙亥,始终坚持殷商旧礼,屡屡提倡“仁义”。这与当时诸侯国推行的“重农抑商”理念格格不入,使宋国成为异类。

殷商文化重视商业发展,鼓励商贾致富。而诸侯国实行的政策却压制商业,强调农业与军事。宋国作为殷商后裔,自然对商业持开放态度。这种与众不同的立场,让宋国饱受非议。在缺乏强力盟友的情况下,宋国只能独善其身,但也因此成就了富有开放性的百家文化。

不仅如此,在激烈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求强,纷纷兴起重农抑商、崇尚武力的风气。而宋国对内提倡仁厚之政、轻徭薄赋,对外主张守约和亲,这与当时的主流完全相左。宋国像一棵独立的大树,屹立在变法图强的时代洪流中,自成一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纵观宋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殷商遗民所建立的国家,从盛世到衰微,其君主始终秉持殷商旧礼,弘扬“仁义”,不为时代风气所摆布。但因此成为异类而遭遇耻笑,最终也注定了其沦落灭亡的命运。

然则,我们应如何看待宋国的这种坚持呢?注定失败是否就代表它是错误的?历史无法倒流重新选择,但后人也不应苛责先人。也许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宋国的坚持与异类地位是不可避免的。正因其与众不同,宋国才孕育出影响深远的诸子百家文化。在岁月流逝中,坚持本心的意义终将通过时间的考验而得到印证。

固执还是坚持,存乎一心。历史不容后见之明,唯有时间最终能证明一切。宋国虽然最终沦为天下笑柄,但其遗留的思想财富至今犹存价值。我们不应以结果否定过程,也不应苛责历史,而应宽容平和地看待过去,以史为鉴。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成就一种独特的价值,我们理应有包容多样的胸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