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持续改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生产供给稳中有升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9%。其中,以汽车制造、电气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带动作用比较明显,10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连续3个月加快,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45.1%。

除了工业增长有所加快,刘爱华表示,农业生产形势和服务业恢复势头也比较好。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伴随玉米大豆及中稻收获进入尾声、南方晚稻收获加速推进,全国秋粮收获进度达96.2%,基本实现丰收到手,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

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21.3%、13.2%、10.9%、10.0%、7.8%。

市场需求持续恢复

从消费看,市场销售增势良好。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在国庆假期带动下,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1-10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稳步恢复。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4%、10.4%、25.7%,均比上月加快。

从投资看,规模继续扩张,结构继续优化,补短板锻长板投资持续增长。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制造业投资增势较好,1-10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明显高于全部投资。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1.3%,为新动能成长壮大打下了较好基础。

从进出口看,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由上月下降0.7%转为增长0.9%,特别是进口额同比由上月下降0.9%转为增长6.4%,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都呈现较快增长,反映国内需求也在逐步改善。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刘爱华指出,从重点就业群体看,农民工就业改善。10月份,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0%;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6%,这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均有回落。

核心CPI基本稳定。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2.1%,衣着价格上涨1.1%,居住价格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6%,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6%。

"当月物价回落主要是受到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下行影响,但核心CPI总体保持稳定,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环比持平。从累计看,1-10月份核心CPI上涨0.7%,涨幅与1-9月份持平,保持稳定。"刘爱华说。

新动能持续增长

新产业方面,高技术和智能制造业发展向好。10月份,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规模以上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都保持很快增长,分别增长89.2%和53.2%。

新产品方面,新能源和新材料产品快速增长。10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7.9%,太阳能电池增长62.8%,多晶硅增长54.1%。

另外,在新业态上,网上零售持续活跃。1-10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26.7%,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刘爱华表示,综合上述情况,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两个方面来看,10月份国民经济延续了持续恢复向好的势头,经济发展的韧性、活力和潜力继续显现。在看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当前外部压力仍然较大,国内需求不足制约仍较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一些领域风险隐患需要高度关注。

关于下阶段中国经济的走势,刘爱华说,"从前10个月经济运行主要情况看,经济保持了持续恢复向好态势,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从下阶段情况看,随着宏观政策效应的继续释放,需求改善对生产带动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加之产业转型升级的稳步推进,经济有望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实习记者 程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