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TT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学生学习某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先让他看一段视频,然后提问,最后让学生复述。DTT回合式教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教育和行为干预中的教学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将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分解成最小的教学单位,每次只教授一个教学单位,并通过反复练习和强化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回合?

在《游戏化教育》一书中,对回合的定义是这样的:"在一个时间周期内,由两个或更多个相互关联的、彼此独立且相对静止的动作组成。" 也就是说,每个动作之间是独立的,并且可以重复,比如,你打了一个喷嚏,那么接下来,你的鼻子和嘴巴都会跟着打喷嚏;如果你吃了东西,那么你接下来就会肚子饿。

所以我们可以把每一个动作都看作一个单独的单元,这些单元之间的组合就形成了整个流程。而每个流程都可以被视作一个单独的教学环节,这个环节就是所谓的「一堂课」。

为什么需要DTT?

从上面可以看出,DTT是一种以「一堂课」为单位的课程设计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来组织课堂呢?

传统的一节课,往往是由多个知识点构成。比如数学课,通常是由概念、原理、公式等等知识构成。如果按照传统的上课模式,我们需要花很长时间来讲解各个知识点,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由于知识点的数量比较多,很容易导致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顾此失彼,无法很好地照顾到每一位同学。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授课方式。

DTT应该如何来进行?首先我们要确定的是,到底应该教哪些内容。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要教的内容。 DTT 教学要求教师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反馈和反应,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同时,DTT 教学也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以确保学生在反复练习和强化中得到真正的提高。

在选择要教的知识点时,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一、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时,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而不是单纯地被动接受。所以,在选择要教的知识点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学生们感兴趣的,这样,他们在课堂上,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完成相应的任务。

二、与生活相关的

1.指令明确:在生活实践中,我们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因此指令要明确、具体,让被教育者能够清晰地理解老师的指令。

2. 反应多样化:在生活实践中,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同,因此需要让被教育者尝试不同的反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技能。

3. 结果奖励:在生活实践中,我们需要鼓励被教育者积极尝试,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以帮助他们建立正面的反馈机制,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

4. 与生活实践结合:DTT 回合式教学方法需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被教育者通过实践掌握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 逐步介入:在生活实践中,我们需要逐步介入新的技能,让被教育者逐步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