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9年10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我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李肇星陪同他去杭州参观,之后又从杭州到上海。

李肇星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精通英语,与尼克松交流无障碍,两人在车上天南地北聊得很愉快。

杭州是古城,仿古老店多。一行人在店里就餐时,尼克松看着古香古色的店面装修和肩搭毛巾、模仿古代店小二的店员来回穿梭,似乎非常感兴趣,几乎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眼睛里闪着光。

尼克松为与中国顺利建交,此前收集了大量有关中国的电影、报刊和书籍,如今亲眼看到作为中国古文化元素之一的“店小二”,不禁意兴盎然。

这位快80岁的总统突然童心大起,在火车上问李肇星:“李先生,我想做一回店小二,可以吗?”

李肇星很惊讶,随即笑着答应了。

工作人员很快拿来了白毛巾、水壶、水杯等物件交给尼克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克松模仿店小二的样子,把毛巾搭到手臂上,一手提着水壶,一手拿着茶杯,走到李肇星面前,面带笑意地说:“先生,请喝水。”

李肇星连忙扶住茶杯,笑着说:“谢谢!”

然后,尼克松又去为下一位中方陪同人员倒水......

整个过程都是在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的。

穿西装、打领带、肩搭毛巾做店小二的美国总统,把大家逗乐了,纷纷为他鼓掌,现场充满了欢笑声。

这是李肇星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享受”总统当服务员的待遇,让他多年后仍记忆犹新,他既欣赏尼克松平易近人的态度和童心未泯的心态,也十分钦佩他为发展中美关系所做的一切。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较长时间里,中美两国处于冷战状态。美国一直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阻挠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在与苏联的全球争霸中处于守势。

那时,中苏关系也非常紧张,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安全形成严重威胁。面对这种形势,美国认识到,结束与中国的敌对状态符合其战略利益。

其后,毛主席、周总理通过“乒乓外交”拉开了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历史序幕,然后有了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的秘密访华。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在两国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来华,无疑是一次历史性创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破冰之旅”,实现了中美领导人跨越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972年2月28日,尼克松结束访华时发表了《上海公报》。

在周总理举行的欢送宴会上,尼克松不无骄傲地说:“我们访问中国的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1973年1月,尼克松连任,后来虽然因“水门事件”被迫下台,但他关心、支持、推动中美关系的努力一直伴随他走到人生的终点。

所以,不管美国国内如何评价尼克松,作为中美友好交往的开拓者之一,他的名字已载入史册。

1994年,尼克松因中风在纽约逝世,终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