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中国访问,我国对他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在欢迎宴会上,中方还准备了一些精彩的节目,其中包括当时最经典的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

因为样板戏和西方人喜欢的芭蕾舞剧差不多,基本都是用舞蹈来代替语言,所以尼克松很认真的看完了整部剧后,虽然看不懂台词,却也看懂了此剧的大概意思。

后来,有记者采访时,问尼克松怎么评价这部这部剧,尼克松沉思了片刻,说道:“这部剧水平很高。

尼克松访华前秘密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美两国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变动很大。

美苏争霸的态势也发生了改变。

美国因为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国力受损严重,失去了之前的战略优势。

而苏联经过不懈的努力,军事实力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了,开始改防守为进攻了,美国的处境有些不大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9年,尼克松出任总统后,为了尽快改变美国的不利处境,开始调整在全球的战略布局,同时也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决定打破与中国长期以来的隔绝状态。

尼克松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表示,希望同中国友好往来,并准备把改善中美关系作为美国当局外交的重点工作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美关系破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时,在美国各界都存有强烈的反华反共情绪,尼克松想与中国共产党缓和关系,这的确是一件比较冒险和敏感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尼克松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这个想法,他决定先试探性的与中国进行秘密接触,这样可以保留一下回旋的余地些。

所以,尼克松与中国开始接触时要求一定要保密

另外,尼克松觉得,保密还可以防止受到对手和盟友的干扰

再就是,在对待中国问题上,罗杰斯与尼克松的意见完全不同,这让尼克松很是不满。

综合这些考虑,尼克松最终决定绕过国务院重新找一条隐秘的接触渠道

但是中国从国际局势来考虑,与美国公开接触,对中苏边界谈判等一些外交活动很有益处,所以不赞成美国提出的秘密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9年,尼克松请巴基斯坦总统和罗马尼亚总统帮忙把美国希望与中国接触的信息传递给中国。

周总理也通过巴、罗这两个国家的总统回复尼克松,可以通过华沙谈判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长期以来华沙是中美两国唯一一个进行官方正式接触的地方

但是尼克松却觉得这个渠道无法做到保密,所以不同意使用这个渠道

之后尼克松又多次通过巴基斯坦给中国方面传话,希望同中国尽快建立秘密联系渠道。

最后中国与尼克松终于达成了一致,就通过罗马尼亚和巴基斯坦来进行秘密接触,这两条秘密接触渠道,以巴基斯坦为主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美两国的这种秘密接触的方式一直持续到1971年4月,此时,周总理通过巴基斯坦向尼克松提出:中美两国的问题要想彻底得到解决,尽快恢复两国关系,美国必须把所有的武装力量从中国台湾和台湾海峡撤走。

但是要解决这个关键问题,两国领导人需要坐到一起共同协商,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办法。

同时中国政府表示,中方愿意公开接待来北京直接商谈的美国总统特使、美国国务卿或美国总统本人

美方看到中国传递过来的口信,觉得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可以迈出更大的一步了。

于是美方传口信回复中国,接受总统访华的邀请,但是提了个建议,在总统访华之前,先由基辛格秘密去往北京与中方初步接触。

中方接受了美方的建议,随后双方开始进一步商讨基辛格秘密访华的一些细节问题。